興達電廠儲逾9萬噸煤  3年來悶燒255次 

可能因為長期以火力發電,導致空污,高雄興達電廠附近的天空有時會霧濛濛的。圖/記者林瑞益攝
可能因為長期以火力發電,導致空污,高雄興達電廠附近的天空有時會霧濛濛的。圖/記者林瑞益攝

台灣推動「非核家園」,卻陷入供電困境。審計部最新報告揭露,高雄興達發電廠燃煤3、4號機組自去年10月起停機至今年3月底,啟動時程未明,但台電去年十月仍進口9.47萬公噸煤炭儲放。由於煤炭長期堆置,近3年煤倉悶燒多達255次。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痛批,核電不用、火力不穩,非核家園已成「沒電家園」。

藍營高市議員指出,燃煤機組早已停擺,卻還大量購煤,結果導致悶燒頻傳,基層員工與居民承擔風險。邱于軒批評,台電與市府管理鬆散,毫無前瞻規劃;白喬茵則質疑,高市環保局3年來未掌握任何數據,卻對外聲稱「未接獲通報」,形同公權力睡著。國民黨團要求市府撤銷操作許可,落實「無煤高雄」,否則只是口號。

高市環保局回應,煤倉悶燒多屬煤炭長期存放後自行引燃,局限於煤倉內,經巡檢處理後未造成大規模空氣污染,也未接獲民眾陳情。局長張瑞琿曾在議會上表示,燃煤3、4號機組將於今(2025)年底除役。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表示,三號機組年底除役,四號機組延到明年底。市府與台電說法有出入,議員質疑「誰在說謊?」認為連除役時程都無法一致,更凸顯中央與地方在供電調度上的落差。事實上,今年五月,就曾傳出興達電廠在停機期間偷偷開機,雖遭市府否認,但如今又爆出煤倉悶燒255次,讓外界懷疑事情不單純。

台電則說,即使機組暫停,也須維持30天以上安全存量,以備緊急需求。去年進煤正是為了確保備用能力,同時已強化倉儲監控與巡視,降低事故風險。但審計部警告,4部燃煤機組若持續停擺卻繼續囤煤,火災隱憂與供電壓力只會更加嚴峻。

且台灣半導體產業正快速擴張,先進製程對電力需求驚人,被形容為「吃水電的怪獸」。樹德科技大學通識學院副教授吳建德說,在核能不用、火力受限,綠能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供電缺口隨時會爆發。對一般民眾而言,是否有充足的電力才是首要,可以安心做生意。在用電疑有不足的窘態下,台灣還要大力發展半導體業,顯然欠缺思考。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