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15日在慶祝光復節典禮上致辭時,對北韓及日本釋出善意;他主張,應開啟朝鮮半島和平新時代,並強調將尊重北韓現行體制,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吸收統一」;同時希望推動韓日關係面向未來發展。
李在明表示,韓國尊重北韓現在政權,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吸收統一,且無意從事任何敵對行動;為了防止南北韓之間發生意外衝突,建立軍事互信,韓國將積極、逐步恢復《9·19軍事協議》。
在光復節談話前,6月11日,也就是李在明上任僅一周後,他就下令軍隊停止向北韓廣播,第二天,北韓停止了反南韓廣播;6月13日,李在明視察前線部隊時又表示,在南北之間進行無謂的騷擾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韓軍8月起更進一步將前線安裝的約20個固定擴音器全部拆除;9日,軍方宣布,自當天早上起,監測到北韓軍方正在拆除針對韓國的擴音器;雖然北韓軍方實際上只拆除了40個擴音器中的一個,但韓軍的聲明卻讓外界感覺「北韓已有所回應」。
李在明也在12日的國務會議上表示,他我希望上述對等措施,能夠逐步開啟南北對話與溝通。然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朝鮮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卻在14日列舉李在明政府推遲實彈演習、停止國家情報院對朝廣播等對朝和解政策,不過是小伎倆、是空想。
金與正14日還發表題為《首爾的希望不過是癡人說夢》的談話稱,朝方絕對無意改善與韓國的關係,這一最終立場和觀點將在未來寫入北韓憲法,而北韓的國家法律將把韓國描繪成最敵對、最具威脅的力量。
面對北韓的不友善回應,李在明在光復節的談話中表示,無核化不是短期內能夠解決的問題,這是一項複雜而艱巨的任務,同時強調,「越是糾結的線,越需要耐心,逐步理順」。
李在明想改善對日關係的想法也在光復節的談話表露;他表示,日本和韓國是同在一個院子裡的鄰居,要經常會面坦誠交談,共同探索一條面向未來的互利合作之路,但前提是日本必須正視痛苦的歷史,努力不損害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李在明早年是以反日出名的,2016年他還是城南市市長的時候,曾經在臉書上寫過,從軍事角度看,日本依然是敵國,如果日本成為軍國主義國家,它首先攻擊的地方很顯然就是朝鮮半島。
外界解讀李在明對日本態度的轉變,是想拉攏日本首相石破茂。因為,石破茂是日本目前少有的能做到正視歷史的政治人物,15日,他還在紀念二戰結束的全國戰死者追悼會上說出,「我們絕不會重複戰爭的悲劇」、「我們必須再次把戰爭的反思和教訓深深銘刻在心中」等。這是自2012年野田佳彥以來,日本首相首次在戰爭結束紀念日的演講中直接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