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太行山腹地,有個被大陸網友稱為「貓咪桃花源」的村落——東坪村。這裡生活著200多隻貓,牠們在青石板路、古院落和繪滿塗鴉的牆壁間穿行,與村民、遊客共處。這個村子的變化,源自一名返鄉藝術家的堅持與7年的守護。
據新華社指出,2019年秋天,阜平啓動易地搬遷工程,東坪村幾十戶居民因地處偏僻、醫療教育不便,整體搬至鎮上。唯有上百隻家養貓無人帶走,成了山村的「留守居民」。
40歲的周合偉,來自鄰村,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曾在深圳做設計師、在景德鎮從事陶藝創作。返鄉後,他在山中開辦公益畫室,免費教村民繪畫。偶遇即將搬離的老人、看到被遺留的貓後,他萌生了收留的想法,並向鄉鎮政府提出利用閒置房屋安置貓咪。消息傳開,周邊村莊的貓也被送來。短短數月,貓從十幾隻增加到數十隻。
在縣政府支持下,東坪村22處閒置院落由周合偉統一改造,清理河道、鋪設青石板路、修補房屋,並為貓修建貓窩、貓爬架等「適貓化」設施。「貓村」處處帶有藝術氣息——牆壁、木門、水缸、小橋,都繪滿造型誇張、色彩鮮明的貓形圖案。其中不少出自周合偉的徒弟「狗小」之手,這位聽障且視力受損的村民,6年前第一次拿起畫筆便展現天賦,此後與師傅一道用畫作裝點村落,並舉辦「貓村藝術節」。
2022年,貓村在社群網站走紅。去年吸引大陸5萬多名遊客到訪。村口的《貓村公約》要求遊客不隨意投餵、不攜大型犬進村、帶走垃圾等,每人需繳納10元人民幣維護費,用於貓咪飼養與村落運營。
旅遊熱帶動了當地經濟——「狗小」的畫作被遊客購買,成為收入來源;貓村供銷社開張,土蜂蜜、核桃油等土特產廣受歡迎,周邊村民亦受益。
面對部分遊客質疑貓不洗澡、不剪指甲,周合偉回應:「這裡不是景區,也不是救助站。貓在這裡是土地的原住民,不是迎合遊客的寵物」。
如今,貓村不僅在建設動物醫院,還建起以「貓王」——一隻在村裡生活六年的橘貓——命名的紀念公園。周合偉說,「愛、接納、悲憫、人與動物相依存,是貓村的核心精神」。
在太行山深處,這個曾經沉寂的空心村,因200多隻貓與一名返鄉藝術家的相遇而生意昂然,也為鄉村振興和人與動物共生提供了一個溫暖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