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川普政府考慮動用《晶片法案》資金入股英特爾

川普政府正考慮動用《晶片法案》的資金,直接入股英特爾。圖/翻攝自Bloomberg Technology YouTube頻道
川普政府正考慮動用《晶片法案》的資金,直接入股英特爾。圖/翻攝自Bloomberg Technology YouTube頻道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考慮動用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的資金,直接入股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 Corp.)。政府內部討論聚焦於把《晶片法案》資金部分用於股權投資,但目前討論仍處初步階段,其他選項也在考慮之中。若協議達成,將在英特爾削減開支與裁員之際,為這家原已是《晶片法案》最大受益者的公司提供額外財務支撐。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據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政府是否會將英特爾既有的補助轉換為股權、分配新的資金,或結合其他融資管道。消息曝光後,帶動英特爾股價兩天內上漲多達15%,正朝數十年來最佳單周表現邁進。消息人士強調,談判仍在進行,資金來源也未定。

在《晶片法案》的框架下,英特爾已獲得79億美元的商業半導體製造補助,並獲得高達30億美元的國防部「安全飛地」(Secure Enclave)計劃資金,另可動用110億美元貸款。知情人士說,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11日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晤後,預計將繼續留任,川普曾喊出要陳立武下台,指控他因過去與中國的聯繫而存在嚴重的利益衝突。

白宮發言人表示,在正式宣布之前,任何潛在協議都屬於臆測。英特爾則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堅定支持川普總統強化美國科技與製造領導地位的努力」。

談判也牽涉到英特爾位於俄亥俄州晶片廠計劃。該項目因資金問題屢次延宕,原訂的晶圓廠可能推遲到2030年代。英特爾在7月宣布進一步放緩進度。分析師估計,要推動新一代製程技術上線,至少需要200億美元,僅靠數十億美元資金不足以支撐。

川普政府近期已多次直接介入產業政策。之前,政府達成協議,取得部分半導體對中銷售的15%分潤,並在美國鋼鐵(United States Steel Corp.)出售給日本競爭對手的過程中獲得「黃金股」(golden share)。上個月,國防部更宣布將投資4億美元,取得美國稀土公司MP Materials15%的優先股,成為其最大股東。這些舉措顛覆長期以來政府與私企之間的運作模式,也被普遍認為未來不會是單一案例。

美國新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高級研究員格茲(Geoffrey Gertz)指出:「過去幾個月,我們看到政府在經濟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展現更直接的產業政策干預。這似乎正是美國在關鍵產業領域的新方向。」

美國半導體政策在川普主政下也持續變動。今年稍早,政府曾提出讓台積電(TSMC)以合資方式經營英特爾工廠的構想,但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表示,公司將專注於自身業務。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