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核能發電佔比正以3倍速增加 有效降低發電成本

韓國核電機組規模持續成長。隨著新韓核電3號和4號機組的建成,韓國核電發電量預計將成長4%,到2030年底,核電佔比將達到33%。圖/取自Nuclear Hazelnut《推特》
韓國核電機組規模持續成長。隨著新韓核電3號和4號機組的建成,韓國核電發電量預計將成長4%,到2030年底,核電佔比將達到33%。圖/取自Nuclear Hazelnut《推特》

韓國核電產量在2025年上半年顯著增長,超越官方預期目標,同時煤炭發電量大幅下降。這一趨勢得益於核電廠維修停機時間減少、新電廠投入運營以及現有反應爐全力運轉,不僅降低了發電成本,也推動了韓國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

路透報導,根據國營電力公司韓國電力公社(KEPCO)統計,2025年上半年,韓國核電廠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7%,遠超官方設定的2.9%年增長目標。與此同時,燃煤發電量則驟降16%。這一變化反映了核電在韓國電力市場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韓國電力交易所(KPX)發言人表示:「電力市場的發電營運原則,是將發電成本降至最低。核電的燃料成本通常低於煤炭和液化天然氣(LNG)等其他能源」。該發言人補充,若未來核電和可再生能源設施繼續擴建,煤炭和天然氣發電量可能進一步減少。

韓國核電產量的增長得益於多項因素。首先,2025年上半年核電廠的維修停機時間較去年同期減少29%,顯著提高了營運效率。其次,核電裝機容量增加6%,特別是位於首爾東南部的1.4吉瓦(Gw)新韓蔚2號電廠已在2024年4月正式上線。此外,自2022年電力消費穩定以來,核電產量年均增長6.1%,顯示出穩定的上升趨勢。

韓國現有26座核反應爐,總裝機容量達26.05吉瓦,另有4座新反應爐在建,其中2座總計2.8吉瓦的機組預計於2026年投入運營。作為亞洲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核電國,韓國正積極擴大核電應用,尤其在日本重啟閒置核電廠、印度新反應爐投入商業運營等背景下,核電技術的政策阻力正在減弱。

核電的快速增長顯著降低了韓國對煤炭的依賴。KEPCO數據顯示,核電在2024年的發電占比從2019年的25.9%上升至31.7%,而煤炭發電占比則從40.4%下降至28.1%。這一轉變有效降低了能源進口成本。根據海關數據,自2022年以來,韓國煤炭進口量年均下降8%,進口總額在去年減少23%,至154億美元。

能源專家、首爾科技大學能源系教授劉承勳(Seunghoon Yoo)指出,核電的增長正在擠壓輸電線路上的煤炭發電容量,「許多燃煤電廠並非自願閒置,而是因為輸電線路容量有限,無法承載更多電力」。

儘管核電快速發展,韓國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發電)占比仍偏低,僅略高於年發電量的十分之一,遠低於全球30%的平均值。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數據,輸電線路限制也影響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韓國總統李在明自今年(2025年)6月上任以來,承諾持續支持核電發展。分析人士認為,核電的擴張不僅有助於降低發電成本,還能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對環境保護具有積極意義。能源專家伊拉斯穆斯(Stefan Erasmus)表示,這是韓國在最大化能源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的正確方向。

隨著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發展,韓國正朝著更清潔、更經濟的能源未來邁進。然而,輸電基礎設施的限制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廣仍需克服挑戰,以實現更全面的能源轉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