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專論】接連大失敗  賴清德總該清醒了吧!

罷免案與核三延役公投結果底定,總統賴清德(後中)23日晚間發表公開談話。圖/中央社
罷免案與核三延役公投結果底定,總統賴清德(後中)23日晚間發表公開談話。圖/中央社

曲兆祥/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兼任教授
 
由民進黨公民團體發動的全國31個立委選區的罷免行動,昨日在完成第二輪7個選區的投開票後,終於告一段落。民進黨以全面失敗的戰績潰敗,這種幾乎是崩盤性的敗績,所顯示的政治意涵已經不是個別立委,甚至不止是執政黨及執政當局一己的失敗,它可以說已經是清楚浮現當前民意的具體意象;如果最高當局不能清楚理解它。並採取恰當的作為回應,那無論對國家、社會以及當局個人而言,這都將是一種災難。
 
從726到823的罷免大失敗 賴政府信用破產
 
823輾壓式「大罷免、大失敗」的結果,客觀的說,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選前各方都已經估計到了這個結果。所以當它以7:0的數字呈現出來時,觀察者的感覺只是「果不其然」! 可是如果我們進一步深究,為什麼這種輾壓式結果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其關鍵還在於執政者的執拗和大罷免行動的缺乏合理性。

有關大罷免政治行動缺乏合理性的部分,因為在726之後評論就有很多了,此處就不再多說。總結一句話,全國73個區域立委被民進黨無差別的提案罷免其中的31個,這將近42.5%的罷免比例是不是有點過分;而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翻轉立法院裡62:51的席次結構。而這樣子的政治目的除了能說服綠營基本盤裡的選民外,根本沒有吸引中間選民的合理性。現在經過726和823兩輪31個選區的投票結果,證明了民進黨這種政治舉動,只能在自己的同溫層裡運行,全國絕大多數的選民,不能接受民進黨這種破壞性的政治行為。
 
至於執政者的執拗,很明顯的是這兩波罷免行動全面性展開的能量來源。當然賴清德一再公開表示這些罷免行動,是分布全國各選區裡的公民團體自發性的行動,言下之意與民進黨及其本人無關;可是這種話一而再、再而三透過媒體傳播,可是人民大都不信,這就麻煩大了!因為這表示選民對此說法根本就不買單,賴清德成了個街頭賣藥的「拳腳師」,親手毀了自己的群眾公信力,這實在是讓人懷疑他的政治判斷力。
 
賴政府人事小調解決不了問題
 
面對這種尷尬處境該怎麼辦?這是接下來待解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賴清德及其執政團隊的問題,其實也是台灣社會的共同問題,尤其是在當前世界兩大強國的圍繞下,台灣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該如何解決內部矛盾。「誠意」,這是我現在唯一建議給當局的解方,而且時間越來越緊迫,賴清德及其政府團隊能夠解決問題的時間真是不多了。這不是我危言聳聽,實在是在中美經濟大戰之下,我國朝野若不能儘快取得共識,共謀解決辦法,仍舊陷在內部政治角力甚至是惡鬥,那將來我們所不願意想像的困難局面,必然會漸漸展現。 
面對這種局面,賴清德身為國家元首必須首先拿出誠意來與反對黨協商,也就是主動伸出橄欖枝,找在野黨做政治協商;就算不召開大規模的國是會議,也應該要召開政黨領袖高峰會;透過這種會議,尋求國人最大的共識,然後再提出具體政策,這才能找到出路。而不是在換湯不換藥的小格局裡調一調內閣位置就算了事,這種敷衍式作風選民還是不會買單的。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