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界消息指出,美方為因應「美國製造」需求,積極拉攏台灣無人機產業鏈赴美設廠,打造完整的無人機製造平台,由國營航太龍頭漢翔率先啟動計畫,並邀集雷虎科技、和大集團、邦泰等企業,共同組成赴美投資的「無人機國家隊」。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9月18日至20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近來因美國欲擺脫大陸打造「非紅供應鏈」,業界指出展覽將聚焦台美合作,且美方已邀台灣無人機供應鏈組國家隊赴美投資,將由漢翔航空工業帶頭,讓無人機台鏈全面突入美國無人機市場。
總統賴清德日前稱,要將台灣打造成「亞洲無人機供應鏈中心」,而在美方「非紅供應鏈的」目標下,台美軍工合作愈趨頻繁,今年的航太國防展不僅是國際軍工產業交流平台,也被視為「無人機去中化」戰略要點,今年展覽規模創下新高,來自14國、超過400家廠商參與,攤位總數突破1400個,展覽規模較上屆成長逾25%,釋放超過千億元商機。
據知,經濟部與已與漢翔等企業組成「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目標是建立不依賴中國大陸的供應鏈,漢翔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已購置廠房並完成裝機,現正進行驗廠,預計2026年底前可進行首件小批量產,2027年正式投產。
對於相關報導,漢翔表示,漢翔為「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整合台廠赴國際搶單本就責無旁貸。至於無人機大廠雷虎科技也傳出計畫前進美國設廠,一同加入台美合作的無人機(載具)製造大平台,這也象徵台美軍工產業合作將邁入全新模式。
除赴美布局外,台灣無人機廠商也計劃在台設立研發中心,吸引美系廠商合作。市場傳出,包括東元、中光電、緯創、邦泰等都有可能加入策略聯盟,而去年由經濟部牽頭成立的「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已吸納逾200家企業,並針對美、日、歐市場派出訪團,打造不依賴大陸的「非紅供應鏈」。
漢翔董事長胡開宏先前表示,已有台灣科技大廠點名希望由漢翔領軍赴美設立供應鏈,「該科技廠能接單,卻缺乏軍工製造能力,而漢翔在美已有廠區,可以承接訂單並整合國內業者,形成更完整的鏈結。」目前漢翔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廠區已完成裝機,預計2026年底前小批量試產,2027年正式投產。
至於和大集團總裁沈國榮入主邦泰後,也啟動轉型計畫,邦泰除原先汽車、運動產業市場外,未來將全面投入無人載具(國防工業無人機、無人艇),以及機器人產業領域。
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後」,至今和台灣的關稅談判還沒結果。惟據外電報導,台灣赴美投資無人機,雖然官方未明言與「美關稅談判」掛鉤,但實際上兩者高度相關。這是台灣向美國展現「戰略價值」的方式,也可能成為談判籌碼。
美國長期希望台企帶技術與投資去美國,創造在地就業,鞏固供應鏈。華府既將「供應鏈安全」與「經貿利益」打包看待,台灣若能在軍工、無人機這類「高戰略價值產業」赴美投資,有助改善談判氛圍,讓美國在關稅、雙邊經貿上更願意給予台灣一些空間。
換言之,「台灣無人機國家隊」赴美投資,不排除是台灣的「軟性籌碼」,藉此符合美國的要求,赴美投資無人機不僅是單純產業合作,而是「安全合作+經貿談判」的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