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信心跌至兩年新低!物價上漲、關稅陰影壓民眾荷包

萬物皆漲,圖為高雄市阿蓮區民眾購買小吃。圖/記者林瑞益攝
萬物皆漲,圖為高雄市阿蓮區民眾購買小吃。圖/記者林瑞益攝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27日)公布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63.31點,較上月下降1.07點,跌至2023年5月以來、兩年四個月新低。六大分項指標中僅「投資股票時機」上升,其餘包含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等全數下滑,顯示美國對台加徵關稅、景氣不明朗,已明顯削弱國人信心。

台經中心指出,8月僅投資股票上升0.3點至42.05點,其他5項指標皆下滑,其中「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跌至55.85點,是2023年2月以來最低;「就業機會」指標為61.55點,創下1年4個月新低;「家庭經濟狀況」僅62.3點,為2023年4月以來新低;「購買耐久財」降至108.1點;「物價水準」則降至19.6點。

研究員分析,近來美國宣布對台灣輸美產品加徵對等關稅,產業界憂心出口受阻,市場對景氣前景普遍看淡;再加上颱風侵襲造成農產品價格上漲,物價預期惡化,壓抑民眾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高雄一名婦人表示,「如今去市場買菜,沒帶多一點錢都覺得心裡不踏實,隨便買條苦瓜、葉菜類就近200元,是否買豬肉或魚類都得想一下,感覺錢明顯變薄了」。

儘管台股近期表現強勁,帶動股票投資指標略有回升,但不足以扭轉整體消費者信心下滑趨勢。投資者認為,此屬於「驚驚漲」格局,不知道何時會下跌,得相當謹慎。以台積電(2330)為例,28日至上午10時來到1180元,下跌10元。

至於物價與家庭經濟分項指數長期偏低,凸顯國人對收入停滯與生活成本高漲的擔憂。特別是在就業市場方面,雖然失業率尚未出現明顯惡化,但對未來半年就業機會的預期持續下探,顯示企業擴張意願受抑,民眾對工作穩定性缺乏安全感。

且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低於100點的「悲觀線」,已顯示民眾普遍缺乏樂觀態度。研究團隊提醒,若關稅衝擊進一步影響出口動能,恐會加劇就業與家庭收入壓力,進一步拖累內需消費。

台經中心指出,未來消費信心走向,將取決於政府因應美國關稅措施的對策,以及物價能否穩定。若國際經濟情勢惡化,消費者對家庭經濟與景氣展望可能進一步下滑,對國內內需動能形成挑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