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因總理貝魯(François Bayrou)無力削減財政赤字,正陷入政治與金融動盪。早期跡象顯示,總理貝魯決定於9月8日舉行信任投票的豪賭,極可能導致這個脆弱的少數派政府下月倒台,加劇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執政危機。貝魯幾乎是向反對黨下戰帖,挑明要他們在赤字削減計劃上決定是否拉他下台,而多數政黨似乎樂於應戰。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分析,極左翼「不屈法國」(France Unbowed)一向主張趕下貝魯,這次立刻表態要推翻政府。中間偏左的社會黨也已失去耐性。極右翼「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原本似乎打算等到預算談判展開後才動手,如今也決定落井下石。
貝魯陣營對極右派的決定顯然感到錯愕。一名接近總理的消息人士透露,他們原以為國民聯盟領導人勒朋(Marine Le Pen)會讓政府先承擔削減赤字這項不討好的責任。自去年底上任以來,貝魯之所以能倖存於數次不信任案,全靠國民聯盟或社會黨的棄權。如今兩邊都不再給予他任何活路,除非出現幾乎不可能的逆轉,他的政治壽命已近盡頭。
若貝魯政府垮台,下一步將由馬克宏決定。Politico盤點出他的三種選項:
1. 任命新總理
自去年夏天提前選舉產生懸峙國會以來,下議院一直難以找到共識。國會目前由三大陣營構成:左翼聯盟、由中間派與保守派組成的「權宜之合」、以及極右翼。
若貝魯下台,這將是自大選以來第二位因推動爭議性預算案而被罷免的總理。他的前任巴尼耶(Michel Barnier)上任僅三個月就被不信任案拉下台。
馬克宏若再任命第三位中間派或偏中間的總理,恐怕會落入「反覆做同一件事卻期待不同結果」的困境。但若要在2027總統大選前維護政治遺產,馬克宏可能別無選擇。
最常被提及的接任人選是39歲的國防部長勒科爾努(Sébastien Lecornu),他是馬克宏的親密盟友,曾是保守派共和黨成員,該黨是貝魯與巴尼耶的重要合作夥伴。他也被視為能與極右翼展開對話的老練政治人物。
馬克宏也可能轉向中間偏左,爭取社會黨加入執政聯盟。前社會黨總理卡澤納夫(Bernard Cazeneuve)的名字在過去幾次政府過渡期都曾被提起。
然而,社會黨極可能要求重大政策讓步,例如提高稅收,這是馬克宏自2017年當選以來一直強烈反對,或重啟退休制度改革談判。再加上中間偏左內部分歧嚴重,是否會同意與宿敵結盟仍存變數。
2. 重新舉行國會提前選舉
馬克宏向來敢於豪賭,也可能選擇再賭一次,以提前選舉來打破國會僵局。問題在於,正是因為去年夏天的解散國會,法國才陷入今日的混亂。政治版圖至今並無太大變化,因此再次選舉很可能依舊產生懸峙國會。
在25日之前,馬克宏顯然不願讓選民再次回到投票所。他一再強調,包括上周才重申,希望貝魯留任,並呼籲各政治勢力合作。但要求解散國會的聲浪正日益高漲。許多政黨相信自己能勝出,也不排除有一方能拿下絕對多數。
社會黨重量級人物瓦洛(Boris Vallaud)表示,該黨已為馬克宏可能宣布新一輪投票做準備。勒朋則在X上寫道:「唯有提前選舉,才能讓法國人選擇自己的命運,那將由國民聯盟引領。」這番言論令人意外,因為勒朋目前因貪污罪被判有罪,暫時不得參選。她否認指控並提出上訴。
3. 辭職下台
政治混亂也再度引發邊緣勢力要求馬克宏下台,就像去年夏天提前選舉後的情況一樣。
「不屈法國」極左派領袖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表示,該黨明知動議難以通過,仍打算在國會提出罷免馬克宏的提案。但相關話題已經始在輿論發酵。一些資深政治評論員已經公開討論「馬克宏是否該下台」,而且在電視政論節目上,主持人也會直接問受訪的政治人物「你覺得馬克宏應該辭職嗎?」
馬克宏明確否認會考慮提前下台。但法國的未來繫於政府能否在2026年推出精簡版預算,縮減赤字並削減支出。無論接下來如何發展,政治動盪與嚴峻的財政困境,都可能構成一個隨時引爆的危險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