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艦國造「海鯤號」潛艦進度延宕 明年度預算縮水僅剩14億元?

海鯤軍艦(圖)於今年7月3日第三次浮航海試。圖/取自台船網站
海鯤軍艦(圖)於今年7月3日第三次浮航海試。圖/取自台船網站

國艦國造的「海鯤號」潛艦原型艦備受關注。明年度國防預算中,相關經費編列大幅縮減,導致海鯤軍艦、輕巡防艦的進度都落後。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今(1)日受訪時指出,這是預算減列所致。

目前,海鯤軍艦依海試計畫,實施第三次海上測試,已執行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驗證及潛望鏡功能測試,台船公司(2208)將持續依測試結果,進行各系統調校改善。

媒體報導,海軍的水下與水面作戰艦建造計劃都有所延宕,包含海鯤軍艦、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兩艘。原定明年是計畫最後一年,但改為2028年度結案。海鯤艦明年原預計編列91.13億元,但實際上只編列14.56億元,差距相當大。

張競表示,綠營執政高層面對華盛頓施壓要增加國放預算,不斷猛開支票,對著美方政治人物拍胸脯保證,都快把胸脯拍爛拍碎,但反過來卻偷斤減兩,編列出比原先匡列數額還低之預算需求額度,這是標準「說一套講一套」,人前一張臉、人後一張臉。但若有任何人置疑為何減列預算時,又厚顏無恥地將責任推脱給在野黨,四處亂射政治攻訐子彈。

張競指出,預算減列有下列因素:國家財力不繼、預算調度失序、研發進度落後;綠營執政是否要政策透明,其時就要看綠營行政團隊與國安體系是否要做朝野對話,與社會溝通,將整個原因詳細說明,或是繼續秘而不宣,將此當作政治宣傳鬥爭的本錢,值得持續關注。

此外,國防部長顧立雄於8月28日在立法院說,海鯤軍艦一切都希望按照管制節點來進行,等浮航完成後會進行潛航。

據最新國防預算資料,潛艦國造計畫中的「海鯤號」原型艦,目前尚未完成海上測試,預計今年11月交艦。然而國防部已編列明年度(2026年)潛艦國造後續艦預算新台幣119.5億元,顯示後續艦仍處於簽約階段,尚未啟動量產。

潛艦國造計畫總預算高達新台幣2840億元,分三個階段進行。目前,第一階段原型艦建造尚在進行中,第二階段後續艦仍在簽約階段,第三階段則預計2027年開始建造。因此,明年度預算編列應是反映後續艦尚未進入量產階段。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