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特聘講座教授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維克(Roger Wicker)與參議員費雪(Deb Fischer)29日率團訪台。軍事委員會為美國國會重量級的委員會,能夠擔任主席更是黨內資深且具有影響力的議員,賴政府對維克來訪的重視當然不在話下。然而,台灣雖是美國武器的採購大戶,和平安全也依賴美國的武力保護,但軍事委員會主席卻鮮少到台灣訪問,上次到訪據報是九年以前。
台灣有事時未見軍委會主席來訪
台灣在過去九年歷經了不少中共的文攻武嚇,如2022年眾院議長裴洛西的訪台,便曾導致解放軍在多個海域進行圍島演習,飛彈試射甚至直接穿越台灣上空,兩岸情勢劍拔弩張戰火一觸即發。為了保護議長的安全,美國政府甚至派出雷根號航母及的黎波里號兩棲突擊艦等到台灣東部與菲律賓海域待命護衛。但在這樣的急迫情勢下,也未聞軍事委員會主席移駕到台灣表達關切。
目前中共正為中美貿易紛爭忙得暈頭轉向,且上合會的召開與九三閱兵貴賓雲集,更讓中共高層無法分心台灣事務。台海因此難得平靜無波,但維克與費雪卻選擇此時,風塵僕僕到到台灣進行20小時的旋風式訪問,背後的目的相當讓人尋味。
貴賓來訪為撫慰疑美情緒?
近月來,台灣因美國拒絕賴清德過境,且在台積電赴美設廠並加大投資1600億美元後,美國還以累加方式課台灣20%的對等關稅,社會上下因此瀰漫強烈的「疑美」情緒。若干媒體揣測,維克與費雪是為了要安定台灣人心,避免這股疑美情緒失控為「反美」,才會有這趟訪台之旅。但要「撫慰人心」,又豈是發表聲明或媒體曝光就能克盡其功?台灣人民希望看到的,是美國更多實質的保證與物資的支援。
遺憾的是,檢視兩人到訪的公開談話,似乎沒有太多實質或具體的內容。媒體雖努力想將這20小時的拜會與交談,描繪為歷史性的高層互動,卻仍然掩蓋不了蒼白與空虛。維克此行最被廣泛報導的主張,便是表示為了提升台灣的防衛能力,美方將推動與台灣合作共同生產武器。但眾人皆知,川普的核心政策是要將製造業遷回美國,如果承諾由美國提供技術與藍圖在台灣合作生產武器,豈不與川普的政策相牴觸?維克的提議,似乎很難獲得川普的認可。
台灣當然也沒錯失這個高層溝通的良機,特別拜託維克轉達美國政府,儘速將台灣已付款但美方卻一再拖延的6千億軍購早日交貨。但這絕非新議題,過去台灣也曾在公開管道多次呼籲美方依約如期交貨,然而烏克蘭與中東戰火早讓美國軍武生產滿載,維克就算帶話回去效果恐怕仍然有限。說穿了,賴政府無非也只是利用這機會,說些話再次證明政府曾努力催促交貨。
如果台海目前並沒有特殊狀況值得維克前來關切,合作生產武器與早日交運軍購又僅是應景的空話,那麼維克來訪的真正意圖又究竟為何?
訪台目的或為募集競選經費
檢視維克與費雪的背景資料,兩人明年(2026)都將面對參議員選舉的連任挑戰。台灣的閃電之旅,很難不讓人聯想或許正是他們募集競選經費的行程?維克在2007年曾被媒體揭露,他為了報答軍火商的政治獻金,在審查國防預算時附帶決議要求高達6百萬美金的物資向他指定的軍火商採購。此一事例證明,維克的確可能利用其職權,達到募集競選經費的目的。勸說台灣政府與美國廠商合作生產武器,說不定也是為了作球給捐款大戶。但願台灣不要在「倚美抗中」的口號下,再度成了美國政客的提款機。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