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專欄】觀察中共九三閱兵分列之基本認識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國大陸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舉辦閱兵活動,但在9月3日正式登場前,吾人必須理解,透過閱兵分列展現壯盛軍容,整個籌備與訓練過程,雖然也是能夠考驗軍事組織計劃作為水準與軍事行動付諸實行能力,不過其與野戰用兵實際戰爭作為還是會存在差距。

儘管如此,觀察閱兵分列過程仍然是各國情報機關獲取情報資料重要管道,而且亦確實能夠在情報蒐集作業上有所斬獲。針對本次中國大陸閱兵活動,在分列時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等次序通過天安門廣場;謹此列出下列各項提示事項,希望有助於讀者在觀察中國大陸9月3日閱兵分列前,能夠掌握適當基本認識要點。

首先就進行空中分列,安排用來打頭陣空中護旗梯隊以及最後壓軸空中梯隊來說,基本上各型戰機除因負責吊掛旗幟或是為能展現空中加油編隊,因此其飛行運動性能將會受到限制外,其餘負責編列圖案之飛行編隊,其運動模式將與戰術編隊相當類似。但是由於戰機進行空中分列時,將與閱兵臺以及其他參觀席位保持相當距離,有時候就未見得會以全掛載狀態現身,此因根本就無法藉由掛載武器或莢艙增加展示效果。

但吾人必須牢記,正如戲劇界經常會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若要掌握整個空中分列過程全貌,就必須分別考慮快速機與慢速機,旋翼機與定義機以及特殊機種,分別從不同機場依序起飛,前往特定空域盤旋待命編隊,然後在編隊空域完成會合編隊後,再依據指示與管制命令,依序進入空中分列接受校閱空域與走廊,最後完成空中分列遠離校閱空域之後,再依據指示解散編隊,循著指定航線返回進駐基地。

由於前述飛航運動過程必須依據規劃進程與次序,在不同階段進入各個空域完成指定編隊與飛航動作,因此必須儘量避免受到其他飛航活動干擾,所以在此次閱兵分列活動期間,中國大陸民航機構要求北京空域保持淨空,管制民用航空飛航活動,確實是基於合理審慎考量所致。

至於地面分列所包括之徒步方隊、戰旗方隊以及裝備方隊來說,基本上徒步方隊與戰旗方隊是用以展示當前軍事組織各類不同單元,而戰旗方隊更是針對傳送政治意涵與歷史情懷,透過展現人員分列壯盛軍容,鼓舞激發在場觀禮與收視轉播者之情緒,但若是要真正透過分列來觀察與審視戰力,絕大部分焦點還將是匯聚在裝備方隊分列時所展現之各項儎臺、武器與裝備。

儘管裝備方隊係以地面分列方式展現,但其並不僅限於負責陸上作戰之地面部隊;依據目前閱兵任務指揮權責單位所發布資訊,裝備方隊會按照實戰化聯合編組,依序展示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作戰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勤保障群以及戰略打擊群。

在此更要提醒,就算運用前述三種方隊所組成地面分列編組,其實亦無法完全顯現出當前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所領導指揮陸軍、海軍、空軍以及火箭軍等四個軍種,再加上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以及聯勤保障部隊等四個獨立兵種所有樣貌。

此外針對閱兵任務指揮權責單位聲稱裝備方隊係按照實戰化聯合編組實施分列接受校閱,吾人亦須理解,「實戰化」是過去數十年來共軍實施演習訓練所經常強調理念與規範,但若是援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定義【實戰化訓練】:「warfighting-oriented training在近似實戰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訓練。」做為參考依據,顯然【實戰化聯合編組】就應該是「warfighting-oriented joint task force在近似實戰的環境和條件下,所採行跨軍種跨兵種聯合作戰任務編組。」

至於九三閱兵裝備方隊將依序展示之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作戰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後勤保障群以及戰略打擊群,是否符合前述定義,就請讀者朋友自行判斷。但在此還是必須提醒,就算是與陸地接壤鄰邦發生武裝衝突,並不意味著海上作戰群毫無發揮空間。從印巴戰爭以及俄烏衝突兩個實例,就算陸上地面作戰確實是主戰場,但海上衝突與戰鬥卻也並未缺席。

最後就要強調,雖然在九三閱兵真正登場前,經過兩次預校後,許多軍事觀察家依據外洩公開資訊,針對許多新裝備都提出分析解讀觀點;但吾人還是要注意到,在此種閱兵分列活動中,有些地面方隊接受校閱人員雖然持有制式單兵武器,但卻並不是穿著戰鬥服裝或是配備全副武裝,而且亦不會配發實彈登場接受校閱。同時單兵武器亦會因考量安全因素,拆除槍機撞針或是強制關閉保險,讓徒步方隊根本就沒有任何基本作戰能力。

同樣對於在裝備方隊中所展示各項武器系統,亦要拆除發射裝置相關線路,卸除實彈彈頭與推進火箭充填燃料。許多精密導彈系統其實都有外觀尺寸完全相同之操練彈,提供作為裝填與卸載訓練使用,此等不配備真實彈頭,但卻配備相同規格相等重量之啞彈,亦經常作為部隊進行野戰拉練與實施戰術機動訓練課目時,用來替代實彈之演練器材。因此當舉辦此種大場面閱兵分列時,亦會用來替代時彈接受校閱。

當然有時因為考量展示效果,許多精密導彈在海上必須裝入發射筒或是儲存在艙內發射系統所配備彈艙,此時就會刻意製備相同尺寸模型,裝載於通用卡車進行展示。當然裝於發射筒內之岸基制海導彈、地面機動防空導彈以及具備機動進駐、轉移與發射能量之戰略導彈,其實都只能看到發射筒外觀,發射筒內是否配備實彈接受校閱,恐怕機率也不太高。

總而言之,透過閱兵分列確實可以從刻意展現壯盛軍容中,觀察到許多必須認真消化公開資訊;但是吾人必須認真牢記,閱兵分列所顯現之軍事武力形象與裝備樣貌,畢竟不是實彈射擊或是戰術運動演練,許多僅能看到熱鬧,但若是想要深入解讀出門道,就必須參照更多資訊才能勾勒與揣摩出真正作戰能量與軍事實力。記住擺出假把式是嚇不住人虛招,只有顯露真功夫,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