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Alibaba)開發了一款新型人工智慧(AI)晶片,相較於其舊款晶片更具多功能性,旨在應對更廣泛的AI推理任務(AI inference tasks)。
此舉反映中國科技企業在美國對輝達(Nvidia)晶片出口限制下,加速推進國產技術自給自足的努力。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這款新晶片目前正處於測試階段,與阿里巴巴早前的AI晶片「含光800」(2019年發布)不同,此次晶片由中國本土公司製造,而非先前依賴的台積電(TSMC)。報導指出,阿里巴巴尚未正式對外公布該晶片詳情,也未回應路透的置評請求。
China’s Alibaba has created a new chip that can “infer” answers to unforeseen questions at a high level, the WSJ reported today. While still below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top Nvidia semiconductors, it puts the Chinese on the ladder. 1/8 pic.twitter.com/vNtiftK3Vl
— Nury Vittachi (@NuryVittachi) August 30, 2025
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雲端運算公司,也是Nvidia的重要客戶之一,其雲端運算部門在今年(2025年)4至6月實現26%收入增長,超出市場預期,顯示AI相關需求的強勁增長。
受中美科技競爭與地緣政治緊張影響,美國自2023年起對Nvidia的高階AI晶片(如H100及Blackwell系列)實施出口限制,迫使Nvidia開發性能較低的H20晶片專供中國市場。然而,今年初,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一度禁止H20在中國銷售,儘管8月放寬限制,允許Nvidia恢復H20銷售(需繳納15%收入給美國政府),中國政府仍施壓國內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與字節跳動(ByteDance)減少對H20的採購,轉而支持國產晶片。
報導指出,阿里巴巴的新晶片專注於AI推理,而非訓練階段,與Nvidia高階晶片相比,性能可能仍有限,但其兼容PyTorch與TensorFlow等框架,並整合於阿里巴巴雲端服務(市占率33%),形成閉環AI生態系統("closed-loop AI ecosystem),顯示其意圖挑戰Nvidia在中國雲端市場的地位。
國際媒體對阿里巴巴此舉的分析聚焦於其在地緣政治與技術競爭中的戰略意義。《CNBC》指出,阿里巴巴投資逾380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1.63兆元)於未來3年AI與雲端基礎建設,顯示其不僅應對美國出口限制,更試圖在全球AI競賽中占據一席之地。新晶片不對外銷售,而是用於增強阿里巴巴雲端運算能力,吸引企業租用其AI算力,與Nvidia的直接銷售模式形成對比。
《Euronews》認為,在中國國家支持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自力更生」政策推動下,阿里巴巴、華為及百度等企業正加速晶片自研。阿里巴巴的舉動不僅是技術突破,也是在中美AI「冷戰」中的戰略回應,顯示中國試圖打造自主可控的AI生態系統,應對美國技術封鎖。
阿里巴巴的新AI晶片標誌著中國在中美科技競爭中的重要一步,旨在填補Nvidia晶片受限後的市場空缺。國際媒體認為,這不僅是技術自給的象徵,也是阿里巴巴雲端業務與中國AI產業崛起的關鍵布局。隨著中國加大AI投資與政策支持,阿里巴巴的晶片策略可能對全球AI半導體市場產生深遠影響,特別是在雲端運算與推理任務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