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台灣人不抗日?大陸台灣史權威公開反擊

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8月30日公開反擊「台灣人不抗日」的說法。圖/取自台灣歷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8月30日公開反擊「台灣人不抗日」的說法。圖/取自台灣歷史研究

台灣人不抗日?大陸台灣史權威、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鵬日前在一場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公開駁斥;他指出,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血寫的史實,在全國人民救亡圖存的努力中,台灣人民的鬥爭是與整個中國人民的鬥爭同步的;自從1895年6月,日軍入侵台灣開始,台灣人民就沒有停止過抗日鬥爭,「誓不臣倭」是台灣人民永遠的信念。

每逢慶祝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週年紀念時,總會出現一些破壞兩岸人民感情的惡意造謠,例如,10年前,慶祝台灣光復七十週年時,大陸網上就盛傳「台灣兵參與南京大屠殺」,後來證明是駐台日軍參加侵華戰爭,而且,被指名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波田支隊」根本沒有進入南京;今年適逢台灣光復八十週年,一個幾年就出現的謠言「二戰後有30萬日本人留在台灣」再度被熱炒,嚴重傷害大陸人對台灣人的觀感。

8月30日,在廈門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上,曾任中國社科院學部委、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長、中國史學會會長的張海鵬在致詞時提到,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血寫的史實,在全國人民救亡圖存的努力中,台灣人民的鬥爭是與整個中國人民的鬥爭同步的;李登輝之流胡說「台灣沒有抗日」、「日本是祖國、「台灣很感謝被日本統治」是無恥爛言;自從1895年6月,日軍侵入台灣開始,台灣人民就沒有停止過抗日鬥爭;「誓不臣倭」是台灣人民永遠的信念。

張海鵬又說,今日島內賴清德等台獨勢力囂張,「抗中保台」是違背台灣人民光榮鬥爭傳統的;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抗日保台」與今天台獨勢力「抗中保台」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是為了抗拒日本占領而保台,後者是為了將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而抗中,本質完全不同;將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是台獨分子的夢囈,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張海鵬又替清廷割讓台灣提出辯解,他指出,1895年台灣被迫割讓是中華民族的悲哀,今年是《馬關條約》簽訂130週年,馬關割讓是台灣之恥,更是中國之恥,它對中國的影響,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至大且巨的;除了戰爭賠款2億兩白銀,還有大量的土地割讓,除了台灣和澎湖列島,還有遼東半島的割讓。

作為大陸近代史的權威,張海鵬解釋,在當時,遼東半島的重要性對於清朝廷來說要大於台灣、澎湖列島;僅僅是法國、德國、俄國的干預,日本被迫把已經吞進口的遼東半島吐了出來,中國卻平白無故地被迫交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去贖回;因此,台灣是「棄兒」之說是說不通的。

張海鵬強調,台灣的被割讓,不僅是台灣的悲情,首先是中國的悲情,是全體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共同悲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位的反映。 

8月30日,在廈門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80週年」學術研討會,是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出席研討會的學者有167位,其中來自台灣的學者25位,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學者6位,大陸學者129位,香港學者1位;還有來自日本的學者3位,來自韓國的學者1位,來自美國的學者2位。

上述研討會也是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來,圍繞「台灣光復」主題舉辦的第4次學術研討會,之前,曾先後在長沙、重慶、廣州舉辦過紀念台灣光復60週年、65週年和70週年的學術會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