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北京九三閱兵對中華民族的重大意涵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 。圖/新華社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 。圖/新華社

吳恆宇/國防大學退休副教授

世人矚目的北京九三閱兵上午在天安門廣場盛大舉行。經過長達半年的準備及策劃,各參閱部隊的艱苦訓練,要求的嚴苛,已到巨細靡遺的境界;然後又經過正式閱兵前的三次預校,使受閱部隊的所有人員進入天安門閱兵場,去感受那盛大莊嚴的氛圍,使所有官兵激發出如虹的士氣。現在就待受閱部隊正式登場,這是中華巨龍展現精氣神的一刻。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八十周年。二戰是人類現代史的一次超大浩劫,全世界在二戰中死亡的人數高達7000萬;僅在中國大陸戰場就有3500萬,於日本的侵華行動中直接死亡。至於因日本侵華戰爭所造成的傷病、饑餓死亡,也高達1700萬人。               

在歐洲戰場方面,今年的5月8日是二戰盟軍在歐洲戰勝納粹德國的日子。當天在歐洲有熱烈的歐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活動;俄羅斯由於時差的關係,在5月9日舉行了紅場大閱兵。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莫斯科這場閱兵活動,也派了解放軍儀仗隊去共襄盛舉。

九三是為紀念國仇家恨

九三在北京舉行的閱兵,是為紀念1945年9月2日,二戰同盟國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接受日本簽訂投降書。日本軍方在美、英、中(中華民國)等九個國家的高級將領監督下,簽訂了投降書。此一投降書的簽訂,確定了日本的正式投降,並意味著二戰「亞洲戰場」的戰爭終於結束。我們中華民國政府在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年,就明訂以後每年的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也是「軍人節」。中共在1949年建政幾年以後,也跟著宣布九三這一天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今年是抗戰勝利的八十周年,中共在北京舉行第二次為紀念抗戰勝利的閱兵大典。中共舉辦大型活動,一向講究逢五逢十,尤其是六十、八十、一百這樣的大日子,藉以擴大慶祝或紀念與緬懷具重大意義的歷史時光。北京這次九三閱兵,經過長達半年的準備與訓練,共軍督訓軍官對參閱部隊官兵的要求極為嚴苛,每天日以繼夜的操練,連女兵的要求也很嚴格。參閱部隊官兵每天揮汗如雨,鞋子、衣服都縫了又補、補了又縫,真是鐵杆磨針的艱韌工程。

紀念抗戰勝利第二次大閱兵

為了這次閱兵,許多解放軍退役多年的官兵,也被徵召回到軍隊,他們同樣接受艱苦的閱兵訓練。此情說明了九三閱兵不但是解放軍五大戰區的一次精英大動員,也是解放軍「平(時)戰(時)結合」的盛大行動。尤其特別的是,參演的解放軍專業單位,例如軍樂團,其官兵退伍後的工作,往往仍是大陸各地的樂隊團員。因此九三閱兵始能由現役的軍樂團官兵,加上徵召「回軍」的退役軍樂團官兵,很快地就組成了一個高達一千人的龐大軍樂團,僅這個「千人團」的浩大聲勢,就非常的壯觀。

參閱部隊官兵的「閱兵服」也是一大亮點,包括衣服、帽子、腰帶、皮鞋上的配件與裝飾,都顯現著部隊的歷史與光榮。閱兵服的華麗,手持武器與高科技裝備,受閱官兵皮膚的古銅色,臉上表情的堅韌,動作整齊劃一、絲毫不差,再再顯示出平日訓練的精實和鋼鐵般的千錘,而非美式的嘉年華。

藉上合峰會凝聚各國政要出席

為了增強這次北京九三閱兵的氣勢,中共特別在九三閱兵前幾天,在天津舉行了「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有來自中、俄、印度、哈、吉、塔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齊聚。這次參加九三閱兵的各國政要,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丁外,還有朝鮮的金正恩、越南國家主席梁強、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等25位國家元首及政府領導人,另有各國議長、副總理、國際組織負責人等數十位政要。   

在全球僑界的動員方面,據報導有1萬2千位僑胞參加這項值得中國人揚眉的閱兵大典。他們在天安門廣場,將看到11個聲勢浩大的徒步方隊、2個老兵方隊、27個裝備方隊、10個空中梯隊,及各種新式戰機、新武器、新裝備。這次在天安門接受檢閱的官兵有1萬2千人,天安門上空有各式軍機200架,其盛況可謂空前的浩大。

中國人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一百多年,被西洋與東洋的列強嚇怕了,也被打怕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相繼簽訂,一塊又一塊土地的不斷割讓,一堆又一堆的黃金白銀賠償,一個接著一個萬人塚中的枯骨,讓中華兒女永遠不能忘記,且深信強國必先強軍。可恨的是南京大屠殺的事主日本,迄今仍拒不面對歷史事實,更別說道歉謝罪。

在北京九三閱兵大典中,吾人可以看到共軍壯盛的軍容、精實的訓練,以及各種新型軍事裝備與武器的展現。此一活動不僅凸顯了中共對於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重視,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也具有重大意涵。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