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普金」同框川普稱不擔心 旅美學者警告:台灣戰略警鐘已敲響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3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袖金正恩在九三閱兵同框引發全球矚目。圖/翻攝自Bloomberg Television YouTube頻道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3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袖金正恩在九三閱兵同框引發全球矚目。圖/翻攝自Bloomberg Television YouTube頻道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3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北韓領袖金正恩在九三閱兵世紀大同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卻聲稱「對此一點都不擔心」,引發熱議。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今天(4日)警告,美重整本土半導體產業之際,台灣的被需要程度正在減少,而川普在中美角力中只會顧及他任內的優勢,而不考慮長遠競爭,他的這份「不擔心」反而是台灣應該更警覺的理由。

此次九三閱兵中,大陸出現不少新式裝備,更首度公開最先進的東風-61型洲際彈道飛彈,「三位一體」戰略核武也首次同時亮相,不僅如此,「習普金」三人歷史性同框,加上伊朗等國領袖,大陸儼然成為新全球秩序的旗手。不過川普的回應耐人尋味,他在社群媒體戲謔稱中俄朝「密謀反美」,但同時祝福中國「度過偉大慶典」,接著在記者會上強調「完全不擔心中俄結盟」,認為中國仍需要美國,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軍力,沒有理由恐懼中俄合作。

對此,翁履中認為,川普的邏輯是短期的,他只關心任內中國追不上美國的優勢,卻忽視長期挑戰。翁履中警告,2029年後若美國換上不像川普能與北京「直接做生意」的總統,中國態度可能更為強硬,「川普的不擔心,只是短期保證,之後局勢完全不容樂觀」。

翁履中進一步指出,台灣的「被需要程度」也在快速倒數,他援引公開資訊指出,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鏈重建正加速推進,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預計2028年量產2奈米晶片,三星德州泰勒廠將於2026至2027年投產,英特爾則全力推動18A製程,若進度順利,到2030年,美國先進晶片產能可達全球15至20%,逐步擺脫對台依賴。

「對台灣而言,不只是國際風險,更是國家戰略的倒數計時」翁履中續指,若台灣不趁現在積極準備,未來恐更加被動;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集思廣益,發展半導體之外的「護國群山」;二是務實建立國際合作網路,避免陷入單一對抗;三是透過制度化與理性設計,降低社會陷入極化思維與無謂獵巫的問題,台灣才或許有機會能降低敵意並爭取國際長期支持。

翁履中直言,「川普的不擔心,不是因為美國能永保領先,而是他只需要顧及他任內的優勢,不必擔心長遠競爭,這正是台灣該清醒的警鐘」他提醒,台積電雖將持續領先全球,但產能地點移出台灣後,對台灣的戰略意義將大幅不同,唯有現在開始準備,台灣才可能在2029年後的國際局勢中,保有一定籌碼與穩定空間。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