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戰爭部」惹怒五角大廈官員 全球逾70萬處設施恐須換部徽

五角大廈官員認為,改名為「戰爭部」恐耗費數十億美元、涉及全球逾70萬處設施與據點的更名工程。圖/翻攝自Guardian News YouTube頻道
五角大廈官員認為,改名為「戰爭部」恐耗費數十億美元、涉及全球逾70萬處設施與據點的更名工程。圖/翻攝自Guardian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的行政命令,將龐大的全球性機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改名為「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五角大廈官員對此頭痛不已,許多人沮喪、憤怒甚至困惑,認為這項恐耗費數十億美元、涉及全球逾70萬處設施與據點的更名工程,只是外觀上的改變,對軍方當前最迫切的挑戰,例如應對日益強硬的威權國家聯盟,毫無助益。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川普5日簽署的命令細節仍不明朗,但官員們可能須更換遍及全球40個國家與全美50州、超過70萬處國防部單位與據點上的部徽。這範圍涵蓋六大軍種與數十個機構的信紙、軍中餐廳的浮雕餐巾、參議院核准官員的繡字外套,甚至五角大廈商店販售的鑰匙圈與小飾品。

一名前國防官員說:「這完全是為了國內政治受眾,不僅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對中俄的戰略判斷毫無影響,更糟的是,會被敵人用來形容美國好戰,威脅國際穩定。」

正式更名可能需要國會立法,不過知情人士表示,白宮正在尋找繞過國會表決的方式。白宮公布的資料指出,行政命令授權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所有正式場合自稱「戰爭部長」,並提出確保更名落實的建議。戰爭部名稱也可作為次要名稱,以便推行卻不必立即修法。

Politico訪談超過六名現任、前任國防官員,許多人透露整個部門內部的普遍氛圍。一名要求被稱為「戰爭部官員」的國防部人士表示,更名成本將隨執行過程浮動。但這無法安撫員工的不滿。另一位官員說:「若真發生,我看到的是數不清的小麻煩與困擾,會耗掉大量時間與精力。」

美國曾設有戰爭部,從建國一直到1947年杜魯門(Harry S. Truman)政府將陸軍與空軍拆分為獨立軍種,並與當時的獨立海軍合併成一個新機構。兩年後,國會才立法將其命名為國防部。

川普對於成本質疑則回應:「我們很清楚怎麼改名字,不需要搞得大費周章」他表示不確定是否需要國會批准,但仍會推進。一些共和黨人包括佛羅里達州參議員斯考特(Rick Scott)與猶他州參議員李(Mike Lee)已提出相關立法。不過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批評此舉只是轉移焦點,且川普的2026年國防預算仍追不上通膨。

麥康奈爾在社群平台X上寫道:「如果要叫戰爭部,那就應確保軍方真能防止並贏得戰爭。『以武止戰』需要的是投資,而不只是改名。」

民主黨人則諷刺這位渴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承諾要終結加薩與烏克蘭戰爭的總統,如今卻推動一場以「戰爭」為名的更名,並批評白宮刻意轉移焦點。參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領袖沙欣(Jeanne Shaheen)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旗下新聞頻道MSNBC表示:「眼下環境非常危險,總統與國防部長卻把時間浪費在這種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上,根本是企圖掩蓋其他國內問題。」

推動「戰士精神」的赫格塞斯則稱,更名將「為國家定下基調」。但更名推出過程顯得臨時拼湊,令內部混亂。一名官員甚至自行搶註「戰爭部」LinkedIn頁面,以防被外國或批評者搶走,並在網路上公開詢問應交給誰。

五角大廈的X帳號已改名為「戰爭部」,換上新部徽,但頁面橫幅仍是舊標誌。官方網站也在5日下午由defense.gov導向war.gov,但一度無法使用。另一名官員說,上次川普政府要求撤下多元、平等與包容(DEI)相關內容時,光是把網站上的相關內容移除就花了好幾周,這次將更麻煩。他說:「那次只是撤照片,這回連部徽都得換,凡是印有它的東西都要更新。」

這也將衝擊仰賴國防部經費的大學、非營利組織與承包商,帶來龐大的溝通挑戰。一名國防產業顧問說:「在具體操作層面上,所有合約、行銷、業務文件,不管數位或紙本,只要標註國防部或DOD的都得改;在更高層次的戰略乃至觀念層面上,支持『戰爭部』將傳遞出更具侵略性的訊號,無論對盟友還是對手皆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