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黨內逼宮壓力難擋 日相石破茂宣布自行請辭

難檔黨內逼宮壓力,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下台。圖/取自石破茂《推特》官方帳號
難檔黨內逼宮壓力,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下台。圖/取自石破茂《推特》官方帳號

日本首相石破茂周日(7日)稍早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結束他不到一年的短暫執政。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與《朝日新聞》報導,石破茂因7月參議院選舉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大敗,失去國會過半數席次,黨內「倒石破」(石破おろし,或譯「石破倒台」)聲浪高漲,迫使其放棄繼續執政的意願。為避免黨內分裂,石破茂在原定周一(8日)將舉行的「臨時總裁選舉意向確認」前,主動宣布辭職,試圖平息自民黨內亂。

石破茂去年(2024年)9月第五次挑戰自民黨總裁選舉成功,於10月成為日本第102任首相,執政僅不到一年。他上任後迅速解散眾議院,舉行戰後最短時間內的選舉,卻因「政治與金錢」等連串問題,導致自民黨與公明黨僅獲215席,喪失過半數優勢,為2009年民主黨執政以來首次。此後,石破內閣以少數執政模式運作,通過與在野黨協商修正預算案,勉強維持政權穩定。

今年參議院選舉,自民黨未能達成石破設定的50席「必達目標」,連同非改選席次,執政聯盟在參眾兩院均失去過半數,為自民黨1955年建黨以來首次。選後,石破於兩院議員總會上承認敗選責任,強調「國民期待落空,這是我的責任」,但仍試圖以物價高漲對策及日美關稅談判等政績挽回支持,拒絕立即辭職。

石破茂先前表示:「將在適當時機做出去留決定」,卻引發黨內中堅及年輕議員強烈不滿,加速「倒石破」行動。黨內壓力持續升溫,麻生太郎最高顧問、菅義偉前首相及岸田文雄前首相等重量級人物相繼要求石破承擔敗選責任。麻生直言「民意顯示石破無法贏得選舉」。此外,鈴木法務大臣及部分副大臣、政務官亦支持提前總裁選舉。全國47個都道府縣連中,18個已明確要求舉行臨時總裁選,2個正朝此方向凝聚共識。

據《NHK》調查,295名自民黨國會議員中,逾130人支持提前選舉。上周六(6日)晚間,菅義偉與小泉進次郎農林水產大臣會晤石破茂,敦促其自願辭職。

石破茂執政期間積極展開外交,參加橫濱非洲開發會議(TICAD),並與韓國總統李在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era Modi)等人會談。在日美關係上,他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達成「投資而非收購」的共識,並於4月起針對美方「美國優先」政策下的汽車關稅進行談判,6月在G7峰會期間進一步磋商,成功降低部分關稅。國內則推出每人2萬日圓(約台幣4000元)補貼政策,針對兒童及免稅戶加碼2萬日圓,但被在野黨批評為「選舉買票」,未能有效緩解物價高漲的不滿。

石破茂下台反映日本政局的不穩定,自民黨內派系鬥爭及選舉失利暴露執政聯盟脆弱性,可能影響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穩定性,後續總裁選舉將考驗該黨團結能力。儘管石破茂在美日關稅談判中的成果可為繼任者奠定基礎,但國內經濟挑戰仍將是新領導層的考驗。石破茂的辭職可望為自民黨內部爭鬥畫下句點,臨時總裁選舉的後續安排及新首相人選成為接下來外界關注焦點。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