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近來考慮併吞以色列佔領下的約旦河西岸大片地區,以鞏固國內支持。然而,這不僅被國際社會視為違反國際法,也可能動搖川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力推的區域和平框架。隨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開警告併吞是「紅線」,相關議題被迫從以色列高層會議撤下,凸顯納坦雅胡在納坦雅胡在國內政治壓力與區域外交風險間的艱難抉擇。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數周以來,納坦雅胡一直在考慮正式併吞目前由以色列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大片地區。不過,一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高層官員2日對以色列與國際媒體表示,併吞將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紅線」,會「斷送區域整合的構想」。這項來自阿拉伯關鍵夥伴的罕見訊息,讓納坦雅胡的決策更形複雜。
根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特使努塞貝(Lana Nusseibeh)在罕見接受的多場聯訪後,又透過秘密管道傳遞警告。消息人士說,納坦雅胡4日與數名部長的高層會議正式開始前,併吞議題已被從議程中移除。
一名以色列官員承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警告讓政府措手不及。該官員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過去曾透過其他管道表達過憂慮,但這次的公開表態令人意外,非常罕見。」
目前尚不清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警告是否能勸阻納坦雅胡,但困境已然浮現。由於英國、加拿大、法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即將承認巴勒斯坦國,納坦雅胡受到國內盟友壓力,特別是支撐政府的聯合黨派,要求立即推動併吞。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若推動西岸併吞,不但違反國際法;也可能破壞納坦雅胡2020年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其他國家簽署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並削弱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正常化關係的前景。同時可能損害納坦雅胡與川普的關係,川普把《亞伯拉罕協議》視為他任內的外交成就,並期待推動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歷史性協議。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開發聲,一方面是不滿納坦雅胡無視私下勸告,另一方面也因美國官員(包括駐以大使哈克比)看似附和納坦雅胡,沒有清楚表明美國立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認為,美以如今已更認真看待他們的憂慮。
白宮對此未直接回應,只引用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在厄瓜多對媒體的說法。盧比奧表示,西岸併吞「還不是定案」,只是以色列政治部分派別的討論;並將責任歸咎於英國與法國,認為是它們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舉動無疑刺激了以色列。
以色列自1967年起占領西岸,認為正式併吞部分地區有助強化東側防線,以避免再現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發動的突襲。哈克比曾說:「10月7日改變了一切。」
儘管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警告,一些以色列官員仍加速推動併吞。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宣布計劃併吞西岸82%的土地,並宣稱「是時候徹底拋棄分裂土地、建立恐怖國家的想法」。國安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 Gvir)則在會議上再次提案,要求解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等於主張放棄與沙烏地阿拉伯建交。
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今年6月已對斯莫特里奇與本-格維爾祭出制裁,指責他們煽動極端暴力並嚴重侵害巴勒斯坦人權。
耶路撒冷安全與外交事務中心主席戴克(Dan Diker)則認為,納坦雅胡最終至少會併吞約旦河谷與西岸丘陵,稱這是「關鍵且無法談判的安全需求」。
然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治學者阿卜杜拉(Abdulkhaleq Abdulla)警告,這相當於對以色列與美國發出明確訊號:「不是維持《亞伯拉罕協議》,就是推動西岸併吞,二者只能擇一。」他強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不會接受「帝國式的以色列」。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政府也因加薩戰爭與以色列走太近,而承受國內的批評,這段關係正在拖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際聲譽。
以色列前國防部政策主管帕爾蒂(Zohar Palti)則提醒,以色列必須珍惜《亞伯拉罕協議》以及與約旦、埃及的和平關係,這些是國家戰略的最重要支柱。他說:「既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在2020年展現簽署協議的勇氣,我們就應聽取該國的意見,盡一切努力維持與阿拉伯國家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