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兩屆奧運羽球男雙金牌選手李洋出任運動部長,從傳聞、證實到正式就職,才短短沒幾天,引起的爭議卻不小。對此,賴清德總統說了一句「再難都難不過得到奧運金牌」來勉勵,也有為這項人事決策護航的意味。
羽球好手李洋出任運動部長爭議不小
要拿到奧運金牌確實很困難,除了必須具備天分之外,還得付出無數心血,長期辛苦鍛鍊,讓自己成為全世界特定運動項目最優秀的人。然而,特定領域的皎皎者,卻不見得樣樣都行,因為術業有專攻。尤其隨著社會進步,分工更細緻化,即使性質相近的領域,仍可能因為涉及不同專業而難以一步跨到位。李洋羽球雙打世界頂尖,但單打肯定奪不了牌,至於運動管理,差異就更大了。他的運動天分有目共睹,可是誰能證明他管理能力一樣傑出呢?
隔行如隔山,這道理大家都懂,但奇怪的是,還是很多人會陷入「只有一樣在行,便樣樣都在行」的迷思。最典型的例子,是李遠哲拿了諾貝爾化學獎,就被國人視為無所不知。李登輝找他主持教改,連故宮都請他當顧問。假如李遠哲有勇氣拒絕,堅持說自己只是擴展了有機化學的部分高深知識而已,連整門化學科目都不見得最強,怎敢妄談教育?那麼會不會更受人敬重?能不能避免教改後遺症的發生?
另一個例子是醫生柯文哲,信誓旦旦地說,醫界的SOP可以應用到其他任何層面,包括市政管理,怎料當了市長後,荒腔走板的事沒少發生?
也許是人性弱點所致。在權力的誘惑下,極少人扛得住。像韓國瑜橫空出世選上了高雄市長,椅子沒坐熱就興沖沖地去選總統,最後不但落選,連市長位置也丟了。也許背後不乏有人慫恿,但如果他沉得住氣,誰也逼不了他。
期待李洋在行政管理上一樣出色
其實,李洋任運動部長,並非特例,放眼民進黨的用人哲學,一步登天者,比比皆是。譬如從國會助理直升的,或者某權貴之子空降的。可憐事務官們,好不容易給新貴們上完課,稍微熟悉了業務,又換人了。更可怕的是,有的嫩草們剛上任,因為心虛,唯恐被瞧不起,就裝腔作勢,故意刁難下屬,藉著否定他人來肯定自己,搞得官不聊生,連帶降低工作品質。勞動部公務員輕生事件殷鑑不遠,執政黨難道轉頭就忘了?
民進黨從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以來,前前後後執政加起來也超過17年了,怎麼在治國上卻未見寸進,反而愈發不尊重專業,用人有如兒戲?
平心而論,李洋的形象很好,球風穩健,既能創造機會給搭檔進攻,又能適時擊出漂亮好球得分。儘管民進黨用人爭議多,還是祈禱李洋有出乎意料、不學而能的行政天才,把打球的精神應用到治國,在穩定中求突破,創造奇蹟。否則,若步上眾多政治新貴的後塵,把事情搞砸,恐怕連美好的金牌回憶也會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