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今(15日)正式展開領表,選情瞬間成為政壇矚目焦點。本次選舉9月15日至19日受理領表登記,10月18日與黨代表選舉同步投票。此次選舉吸引多名人士表態參選,呈現前所未見「百家爭鳴」局面。對此,前立委邱毅認為,選舉呈三派系鼎立局面,《新華澳報》稱,參選人顯示「不唯出身論」趨勢,重在政治表現。
邱毅:黨內參選人可歸為三大派系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開跑,港媒相當關注這百年大黨的黨主席選情。《中評社》引槌邱毅分析,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大致可歸納三大派系力量,一是保守派。這股力量以傳統國民黨菁英與地方派系為核心,強調黨主席須具備行政或黨務歷練,有足夠年齡與份量來鎮得住百年大黨。最初的保守派人選是台中市長盧秀燕,但盧秀燕最終選擇不參選。
邱毅稱,盧秀燕曾與他討論,若同時身兼市長與黨主席,恐步柯文哲後塵,成為政治獻金與司法追殺的標靶,甚至可能在2028大選前就遭致重創。正因如此,盧選擇退卻,保守派轉而鎖定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郝曾任副主席,黨務、政務資歷完整,並獲軍系力量與趙少康的支持。邱毅認為,郝是保守派的核心人選,但其與地方派系關係疏遠,能否成功整合仍存疑。
其次,改革派。邱毅認為,代表人物為張亞中與鄭麗文。張亞中以完整的兩岸論述受矚目,但其立場鮮明,容易成為外界攻擊焦點。鄭麗文則以犀利口才、鮮明戰鬥風格和改革色彩崛起,目前聲量特別高。不過,黨內保守派對她存有戒心,擔心她帶來「黑天鵝式」衝擊。
第三,平衡派。邱毅說,原本由羅智強代表,他提出「2026地方大選後立即徵召盧秀燕」主張,獲馬英九支持,被視為保守與改革之間的折衷人選。然而,若傅崐萁投入戰局,將成為新的平衡派核心。傅崐萁長期經營花蓮,資源籌措能力雄厚,並以靈活身段著稱,若參選資格獲認定,將是選舉中的強勢角色。
新主席三大功能:為盧秀燕鋪路
邱毅指出,無論誰當選,新任黨主席的首要任務是為2028年藍營熱門人選盧秀燕鋪路,並具備三大功能:首先是功能性。邱毅說,主席須能處理黨務運作、財務管理與提名紛爭,不讓盧分心。特別是在議員選舉經費與人選提名上,主席必須扛起責任,甚至在必要時提供火力支援。
其次、安全性。新主席不能成為盧秀燕的負擔,更不能懷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以免重演朱立倫時期的「換柱」風波。最後是互補性,邱毅認為,主席需在形象與選戰佈局上補盧之不足,協助她塑造候選人氣勢,強化整體競爭力。他強調,只有兼具這三點的黨主席,才能與盧秀燕形成互補,共同為藍營重返執政奠基。
新華澳報發社論 「政治表現」成選舉新趨勢
此外,《新華澳報》也發表社論指出,國民黨內規指出《國民黨黨主席選舉作業細則》第五條為本次選舉設定明確的「積極資格」與「消極資格」條件。積極資格包括曾任中央評議委員或中央委員者可為候選人,消極資格則明定若黨員曾因黨紀問題被停權一年以上、被撤銷、開除或註銷黨籍者,以及曾因內亂、外患、重大刑責、或某些嚴重罪行被判刑確定者,則不能參選。
以幾位擬參選人為例,該社論說,郝龍斌、張亞中、鄭麗文均滿足「積極資格」條件,而最近被聘中評委的趙少康也被視為具備參選資格。
但同時,關於傅崐萁資格引發爭議。雖然他曾被開除黨籍,但因《細則》是在2021年修訂的,按「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看,以前(如2009年)的黨籍處分不應構成當前的消極資格障礙。社論認為這是制度與公平性的交叉檢驗。
鄭麗文異軍突起:民意與藍白合作意識的具體反映
新華澳報認為,在參選人中,鄭麗文是這場選舉中最能代表「不唯出身論,重在政治表現」民意傾向的一位候選人。鄭麗文出身「綠底」,曾在民進黨任職,且早期曾支持台獨、參與學運等經歷,因此在傳統泛藍內部有被貼上「綠底」標籤的風險。
儘管如此,但鄭麗文在多項黨內與政媒民調中支持度卻領先,這點顯因政策誠信與政治表現優勢的體現。同時,軍系在國民黨內一向是選舉關鍵力量,社論指出最強硬軍系成員,甚至願意支持有爭議出身者,只要其政治立場與風格符合抗衡對手與挑戰在野陣營的需求,鄭麗文正是這樣一位被軍系認可的異類。
社論認為,鄭麗文以鮮明戰鬥風格、口才鋒利,特別與綠營論戰激烈,這些都是她在年輕黨員與選民中獲得高知名度與支持度的原因。此外,她強調「藍白合」——即國民黨與民眾黨合作——這一策略主張在這次選舉中頗具吸引力,因為在野整合被認為是2026及2028年大選勝負關鍵。
不唯背景論 重在表現與戰略
透過候選人對比,社論指出在國民黨內外,有越來越強的共識與期待,也就是黨員與支持者不再只看門第與派系,過去黨內選舉中,背景與出身可能是先決條件;但這次民意有趨向「只要能打仗、敢對綠營出拳、有實績或強烈競爭力,就值得支持」的態度。
此外,「下架民進黨」也成為大家的共識。社論說,在野陣營對民進黨的執政不滿,使得選民與黨員對主席候選人期待不只是黨內黨務管理,而是領導藍營在2026、2028年的勝利。
隨著登記啟動,這場選戰的焦點將在派系角力、參選資格爭議、以及藍白合能否具體化之間不斷變動。最終誰能勝出,不僅攸關國民黨的未來,更將決定2028年台灣政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