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MBA 】「看戰爭、學戰略」    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啟示

大陸華為總裁任正非強調「灰度管理」,方向只要「大致正確」即可。圖/取自華為官網
大陸華為總裁任正非強調「灰度管理」,方向只要「大致正確」即可。圖/取自華為官網

陳家聲/台大商研所兼任教授

企業經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一場戰役!而行業、產業競爭更是一場「無限遊戲」!如何能夠持續留在牌桌下,這是每個企業家都在思考的挑戰性問題!在各行業都有許多領軍龍頭之下,各行業仍有許多人敢於挑戰、創業!他們都有「創業精神」!但不一定能活存成為「創業家」!創業成功有許多條件,「創業家精神」就是成功創業家素質的簡單寫照!他們具有先前談論的「高能動性」素質!

雖然小微創業對各行業巨頭並未能夠成威脅!但是當其作大後,必然會爭奪行業市場而遭遇行業巨頭或領頭羊的競爭或打壓!這就是現實世界!面對著行業巨頭或龍頭企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如何能夠突破重圍,「以弱致勝」就是一場商戰的拼博!

應動態競爭戰略發展學會理事長陳昭良的邀請,參與了9月13、14日兩天的「看戰爭、學戰略」的研討工作坊!能夠坐在台下享受講者的分享,並做腦力激盪也是一件快樂幸福的事!佩服陳理事長花了近二十多年的時間研究世界知名戰役,並以系統化、結構化的方式陳述其對「看戰爭、學戰略」研究心得!造成陳理事長重視管理實戰興趣的初衷是:看見在企業經營管理上,許多人熱中學習企業經營管理,管顧諮詢公司開設大量管理學課程,大學也普設一系列 MBA 或 EMBA課程, 多數人在學習管理課程後,能夠朗朗上口許多理論與工具,如SWOT、BCG、麥肯錫7S理論、波特競爭理論、差異化競爭…等!

大家都知道:「知道─做到」存在極大的差距!學校教育與現實社會脫節!所學非所用似乎是台灣教育界的常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也會講、喜歡講的台灣教育失敗經驗!飽學管理知識的管理者、專家、顧問,知道許多管理理論與工具,但在工作上或企業裡,卻少能幫助個人或企業組織提升績效或生產力!也就是未能有效的應用管理知識以創造價值!當然其中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如有一企業家因相信企業管理遴聘MBA進入企業工作,盼其能發揮所學幫助企業改善體質、提升經營績效!然而結果不如預期!知名的個案如多年前某楊桃汁業者引進知名大學MBA後,不但沒有提升經營績效,反而製造了許多問題!最後該MBA被公司FIRE!老闆並發誓:以後不再用MBA!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的個案及極端的結論!

陳理事長從管理學、管理教育的出發,談到商戰如戰場,在戰場上是你死我活、是生命的拼博!雙方極盡所學知識、經驗及資源,絞進心思創新,期望剋敵致勝,消滅敵人以求取存活!特別是從一些知名戰役中,「以弱制強」逆轉勝的案例,希望能夠激發並改變個體消極認知:弱者無成功機會、必遭淘汰等的認知意識,重構對現實世界的認識!打破個人僵化的認知模式,激發鮮活思維與創新創意,如何在「險中求勝」、「反敗為勝」的思維與手法。不論是對個人或對企業而言,都是競爭中「求贏」的基本認知與態度。

處在當前烏卡世界,產業環境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加上產業競爭,對手是誰?對手在哪裡?都存在高度的「不可測」;再從行為面思考,「人的不理性」因素等,從這三個層面:產業環境的不確定性、競爭對手的不可測以及行為者/人的不理性,使得所謂的戰略規劃、行動計畫都不是傳統戰略管理及目標管理等的靜態思維所能設計!換句話說:戰略計畫、行動計畫等都不是在辦公室裡規劃出來的!是「打出來」的!

傳統企業經營管理的理論都是在穩態環境或牛頓物理思維下產物!面對烏卡劇變的動態環境,需要以量子管理思維作為因應!傳統戰略規劃都以「使命、願景、目標」開始,強調戰略要有明確目標、經過理性的診斷分析,然後提出預測計畫;強調謀定而後動、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就以「目標」而言,雖然「目標管理」從德魯克開始倡導後,一直被奉為佳皋,但是如何制訂「目標」卻存在極大的挑戰!在產業環境高度不確定下,有如戰場存在著迷霧!根本很難訂定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在高度不確定的產業環境下,企業只要能夠掌握「大方向大致正確」即可!戰略及目標都需要採用敏捷思維,將目標分多階段,透過複磐、迭代修正,以達成企業目標!這也是華為任正非總裁強調的「灰度管理」,方向只要「大致正確」即可!這也是「動態競爭戰略」的具體寫照!也是現實版的企業戰略規劃。

培育經營管理本事,戰略管理等,除了課堂的學習、經典管理個案的研討外,更重要的是對產業現實世界的認識與建構系統性的認知思維模式,透過工作坊活動及具體案件的討論方式,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能夠對經營管理模式與知識有深入的體驗,能夠聽到學員對問題的不同視角,打破個人習慣性、僵化的思維,打開腦洞,培養鮮活及創新創意的思維模式!能夠重構問題、重新定義問題,獲得許多的創新解!

然而,在「看戰爭、學戰略」的過程中,所選的戰役,都是經典個案,都能夠看見「弱也能致勝」!帶給人許多的啟發!但也要瞭解這類案例中存在的「倖存者偏誤」現象!其中包含著類似各種因緣巧合的「奇蹟」!這種奇蹟很難復現!同時,從戰役中所獲得啟示,也要思考時空背景的不同,過往戰役科技水平與今天存在著巨大差異!包含從俄烏戰爭中,可以看見無人機、導彈、遮蔽雷達訊號的電子戰…等,許多科技創新與思維創新的改變!從傳統經典戰役討論所獲得啟示,也要能思考時空、產業環境的變遷,哪些適用?哪些已經不適用了?哪些原則可以改進並創新運用…等,這需要鮮活思維,能夠活用所學知識、善用各種資源,創新、創變也是商戰中活存、活好的挑戰。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