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5日表示,歐洲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切斷俄羅斯石油收入。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不會為了阻止中國購買俄油而對中國商品加徵新關稅,除非歐洲國家先採取行動。他強調,如果歐洲動手,俄烏戰爭將在60到90天內結束。貝森特並批評部分歐洲國家仍持續購買俄羅斯原油,以及由俄油精煉的印度石油產品。
路透報導,貝森特在馬德里接受路透和彭博聯訪時說,歐洲國家必須在切斷俄羅斯石油收入、終結莫斯科對烏克蘭戰爭上發揮更大作用。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針對中國商品加徵與俄油相關的關稅時,貝森特回應說:「我們期待歐洲人現在盡自己的一份力,若沒有歐洲,我們不會單獨行動。」先前川普已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徵額外25%關稅。
貝森特指出,他在馬德里與中國官員的貿易與TikTok會談中強調,美國已對印度商品徵收關稅,而川普也一直敦促歐洲國家對中國與印度商品徵收50%到100%關稅,以切斷俄羅斯石油收入。中國方面則強調,石油購買是「主權問題」。
貝森特批評部分歐洲國家繼續購買俄羅斯原油,另一些則購買以俄羅斯折價原油在印度精煉的石油產品,稱此舉等於在為自家後院的戰爭提供資金。他說:「我可以保證,如果歐洲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實施大規模次級關稅,這場戰爭在60到90天內就結束,因為這將切斷莫斯科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位美國財政部長補充,針對印度商品徵收的關稅在與印度的會談中帶來「實質進展」。新德里與華盛頓將於16日再度舉行會談,近期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語氣也出現緩和。
貝森特還表示,美國願與歐洲國家合作,考慮對俄羅斯企業實施更嚴厲制裁,包括俄羅斯石油(Rosneft)、盧克石油(Lukoil)等大型石油公司,並考慮進一步動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遭凍結的主權資產。
他表示,方式可能包括先撥用3000億美元凍結資產中的部分金額,或將其置入特殊目的投資載具(SPV),作為對烏克蘭貸款的抵押品。
法國《世界報》(Le Monde)15日則報導,歐盟方面認為川普要求歐洲國家停止進口俄油和天然氣、並提高對中國商品關稅的做法「不可接受」,因為這「威脅進一步加劇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緊張關係」。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Global Times)報導,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15日也抨擊美方推動七大工業國集團(G7)與北約成員國集體對中國加徵額外關稅,以中國購買俄油為由施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說,中國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正常經貿與能源合作,正當合法,無可指摘。
林劍表示:「美方此舉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經濟脅迫,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中國商務部同日另發聲明表示,中國一向反對以所謂「涉俄問題」為藉口對中國施加經貿限制。
聲明指出,美方企圖以中國購買俄油為藉口,對中國施加「次級關稅」以脅迫相關各方。這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經濟脅迫,嚴重違反中美元首通話期間達成的共識,並可能對全球貿易、產業與供應鏈的穩定造成嚴重影響。
發言人最後強調:「中國堅決反對。如果任何一方損害中國利益,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