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10月登場,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宣布參選後,接連拋出改革構想。他今接受網路節目《誰來早餐》專訪時說,若當選黨主席,將成立「顧問委員會」,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及藍營直轄市長,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等人擔任顧問,推動「集體領導模式」。
郝龍斌指出,外界認為他適合擔任黨主席的原因之一是他「最不可能選總統」,因此能不帶私心、全心投入黨務。他承諾將以公正無私態度,帶領國民黨走向團結與在野合作。
公平機制產生總統人選 杜絕重演郭台銘事件
對2028總統大選布局,郝龍斌直言,目前盧秀燕是「眾望所歸」人選,但若屆時情勢有變,也應透過公平、公開、公正機制來決定。他提出,若有兩人想角逐總統,雙方可各自挑選兩家民調公司,加上黨中央一份,共五份民調;再去頭去尾,取中間三家平均結果,決定最終人選。他強調,協調機制必須雙方接受,結果必須公開透明,「絕不容許郭台銘事件重演」。
所謂「郭台銘事件」是指2023年國民黨為推出最有勝算人選挑戰總統大選,黨中央最後決定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代表參選。但有意參選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不服,認為自己才是能勝選的人選。對此,郭台銘公開表達不滿,並透過開行程與基層連署展現參選意志。從當年8月底宣布參選,到11月才宣布退選,雖化解了黨內的分裂危機,但影響黨內氣勢甚鉅。
郝龍斌認為,國民黨必須避免內耗內鬥,保持內部團結,同時維繫與民眾黨的合作空間。他說,2026地方選舉是關鍵,若能與民眾黨建立互信,才有機會在2028共同推舉最強候選人。
以「現任優先、民調決定」為原則
在九合一地方選舉提名方面,郝龍斌強調,一旦當選黨主席,對2026安排原則是「現任優先」,其餘以民調決定,並與民眾黨透過「黨對黨協商」推舉最強人選。他說,協商並不困難,只要本於公正、公開的態度,就能讓雙方接受。
郝龍斌強調,自己有豐富的行政與黨務經驗,也與黨內主要人物關係良好,有信心憑藉個人公信力建立制度,團結國民黨。「有實力的人選一定要坐下來談,不能再讓不透明的爭議重演。」
拚團結 訴求經驗與公信力
郝龍斌在專訪中透露,他已答應參加10月4日與11日的黨主席候選人辯論。他坦言,自己在口才上可能不及其他候選人,但強調強項在「執行力」,黨主席的戰力不在口水,而在把事情做好。
他承諾,若當選將全力恢復軍公教的尊嚴與權益,並支持立院黨團版本的「停砍年金」修法。他說,這是他具體的政見承諾,也將是爭取基層支持的重要基礎。
結束專訪後,郝龍斌在前台中市長胡志強陪同下,拜會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胡志強表示,希望黨內六位參選人不要互打影響團結,並建議未來若郝當選,應廣納其他候選人的長才,擴大胸懷以壯大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