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節山西運城盛大舉辦 台灣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率團參拜

山西運城第36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於運城開募,致力弘揚關公文化,聚力文商融合。圖/記者陳思豪攝
山西運城第36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於運城開募,致力弘揚關公文化,聚力文商融合。圖/記者陳思豪攝

第三十六屆關公文化旅遊節於2025年9月23日於山西運城解州關聖帝君祖廟盛大舉辦,這座原祠祖廟,被尊為「武廟之祖,關廟之源」,是全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關帝廟,更被賦予忠義精神的表徵,祭祀大典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遊客和信眾數萬人參加,共同弘揚關公「忠義仁勇」的精神。祭祀大典在恢宏的鼓樂聲中莊嚴開啟,儀式沿襲古制,禮儀隊伍整齊肅穆,香客們手持清香,寄託美好祈願。

台灣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游同人理事長(左四)率團參拜山西運城關聖帝君文化節盛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台灣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游同人理事長(左四)率團參拜山西運城關聖帝君文化節盛會。圖/記者陳思豪攝

關羽因「忠、義、仁、勇」而千古流芳,被尊為「武聖」。自隋唐以來,解州關帝祖廟一直是歷代皇帝敕建敕封的皇家廟宇,香火不斷,信眾遍及海內外。這裡不僅是紀念關羽的聖地,更是中華忠義文化的精神象徵。

此次活動由台灣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游同人理事長率團參拜,由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任名譽團長,因適值國民黨主席選舉不克前來,他與關公都是山西運城人,更自許是關公文化弘揚者。「講述祂們的傳奇,實則是解讀中華文明最深邃的精神密碼。」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致力宣傳關公文化,關公的赤面長髯象徵著「義薄雲天」的氣節;編織出「忠孝節義」的道德經緯。

游同人理事長受訪表示,關公忠義精神展現了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深厚底蘊。圖/記者張蔭泉攝

游同人理事長受訪表示,關公忠義精神展現了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深厚底蘊。圖/記者張蔭泉攝

游同人理事長受訪表示,台灣社團法人中華關聖帝君公益弘揚總會為弘揚關聖帝君信仰,特別組團前來解州關帝祖廟進行尋根與分靈儀式,並恭請關聖帝君授予正統令旗,為即將於11月12日至11月23日舉行的「2025赤兔鐵馬巡境」活動注入聖靈能量。

巡境隊伍以自行車騎行方式,憑藉堅毅意志完成全程1080公里的環台征程,其中最年長者更高達86歲,以實際行動展現關公精神的不朽價值,這正是關公精神中勇與毅的最佳體現。

「赤兔鐵馬巡境」今年邁入第四年,活動固定於每年11月12日至11月23日舉行,巡境隊伍由平均年齡65歲以上的旺齡騎士組成,其中最年長者達86歲,全程以自行車完成1080公里騎行。

這些長者們不僅克服體能挑戰,更以堅毅精神行經全台40座以上宮廟,傳揚關聖帝君「忠、義、智、仁、勇」五德精神。參與者用汗水與堅持寫下感人篇章,活動近年參與人數持續成長,深受民眾敬佩與支持。

2024年全台鐵騎遶境於宮廟前合影。圖/總會提供

2024年全台鐵騎遶境於宮廟前合影。圖/總會提供

游理事長進一步透露,2026年除持續舉辦台灣巡境外,更將啟動「跨海騎行山西祖廟尋根計畫」,率領赤兔鐵馬隊伍從台灣出發,以自行車騎行3600公里至山西解州祖廟進香,這項創舉將進一步展現信仰與意志力的極致結合,深化關公信仰的傳承。

赤兔鐵馬巡境見證了年齡不是限制、意志力可以創造奇蹟的真諦。未來將持續結合民間信仰與現代騎行文化,鼓勵各年齡層民眾參與,共同見證關公精神在新時代的動人實踐。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