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葛雷/網路媒體工作者
臺北市長蔣萬安原本將於9月25日至9月27日將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9月22日卻宣布暫緩,據媒體報導,暫緩的原因是舉辦在即,賴政府卻繼續以「依規定審查」為藉口,不斷進行各種技術性杯葛,至今仍未同意北市府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擺明了要把你作業時間耗光,北市府只好無奈宣布不在9月舉辦。
民進黨的陸委會反對一切兩岸交流,看待對岸人事物更接近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反對絕大部分的兩岸交流,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對於雙城論壇會遭陸委會卡,北市府相信也早有心理準備。
特別是立場鷹派的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就提出四點提醒,言詞中充滿指桑罵槐之感,更加具外界的擔憂,且看這四點「提醒」內容有多荒謬:
- 訪團在陸期間行程及交流活動、與陸方簽屬的文書如合作備忘錄等,應秉持對等尊嚴原則,遵守政府兩岸政策及相關交流規範。
- 訪團在陸從事交流,應聚焦於市政交流,避免涉及事屬中央等事項,譬如兩岸觀光等議題。
- 訪團在陸期間,不得參加中共三個八十周年等相關統戰活動。
- 訪團倘有增加安排會晤陸方官員等行程變更,應依規定於事前申報。
這裡面除了第三點較為合理外,其餘都充滿著主管機關自以為是的傲慢,試問什麼叫做「對等尊嚴」?這種牽涉主觀判斷的項目,憑什麼陸委會單方面說了算?
另一方面,為何兩岸觀光被片面認定「中央事務」?觀光是地方經濟的一環,地方政府也都設有職掌觀光事務的局處單位,這分明就是既涉中央也涉地方之事務。
事實勝於雄辯,現在動輒對兩岸交流喊打喊殺的民進黨,當地方首長時可都認為兩岸觀光是地方事務。陳菊高雄市長任內,2009年與2013年都會見過對岸官員,連期許「上海和高雄在旅遊觀光上有更大的合作空間」之類充滿善意的話都說了,奇怪?觀光不是純中央事務嗎?陳菊憑什麼主張地方政府間合作呢?
至於賴清德當臺南市長時,也會見過上海市長楊雄,還公開說「歡迎大陸人到臺南玩」。筆者願意相信,當時的賴清德是真心這樣歡迎,畢竟那時已開放陸客數年,對臺南來說確實只有獲利沒有任何損失,既然如此,賴清德應該要能將心比心,同理其他縣市長拚觀光的心,不是嗎?
然而,非常遺憾,賴清德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自己當臺南市長時享受兩岸交流的權利,替市民爭取福祉,當了總統後同樣的權利與福祉就不肯繼續給後進的地方縣市長了。
往年陸委會只是刁難雙城論壇,但終究還是沒有要「割喉割到斷」,還是願意讓受限重重的雙城論壇舉辦的,現在卻是直接技術性杯葛,審審審審審……搞到最後北市府只能無奈先宣布延後。
民進黨看似權力極大,再大的縣市政府遇事情常常都只能服從,然而若把格局再放大一些,民進黨路線越來越偏激,不過是葬送他們本就所剩不多的未來性。
大罷免大失敗,依據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的分析,民進黨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累積的優勢,可能就此已終結。既然如此,民進黨就該理性、謹慎、務實面對新民意。民意已明確「對無上限反中思維SAY NO」,亦對在野黨居多數,政治主張與民進黨截然不同的立法院予以認可。既是如此,民進黨與賴清德卻不願意順水推舟,給不同黨執政的地方政府釋出善意。反而變本加厲,完全無法從錯誤中學得教訓。
依據賴清德過往的行事風格,恐怕全世界對於他改變態度都不抱期望。筆者在此還是要提醒臺北市政府:必要時應對社會大眾公開送中央的各類申請文件,以及整個雙城論壇的行程規劃,讓全民評評理,讓大眾知道北市府是理性交流的一方,賴政府是不理性反交流的一方。
再把格局放大一些,隨著九合一大選將近,此類刁難與抹黑只會越來越多,強化反擊戰力,並號召多數理性市民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及早備好戰,我們才能守護好我們的城市與我們的價值。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