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盧拉李強同場發聲 80年後的聯合國站在新十字路口

聯合國第80屆大會召開,從美國總統川普(自左至右)、巴西總統盧拉、中國總理李強的演說可見,聯合國成立80年走到了十字路口。圖/取自The White House FB、Lula FB、人民網
聯合國第80屆大會召開,從美國總統川普(自左至右)、巴西總統盧拉、中國總理李強的演說可見,聯合國成立80年走到了十字路口。圖/取自The White House FB、Lula FB、人民網

聯合國大會9月迎來第80屆會議,80年後的今天,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策,讓聯合國卻徘徊在十字路口。一方面全球挑戰如氣候變遷、移民危機、地區衝突和經濟問題層出不窮;另方面,多邊主義根基正受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侵蝕。本屆大會,川普、巴西總統盧拉(Lula da Silva)和中國總理李強在大會的演說,折射了全球秩序的轉型之痛。

聯合國80年的輝煌與困境

成立於19451024日的聯合國,是二戰的產物。80年來,它促成《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等里程碑文件,並在維和行動、發展援助和氣候談判中發揮作用。但進入21世紀後,聯合國面臨前所未有挑戰。安理會「五常 」架構——中、美、英、法、俄——導致決策癱瘓,從俄烏戰爭、加薩(Gaza)衝突明顯可見。《香港01》認為,這一十字路口的核心是權力轉移:全球南方國家如巴西、印度和中國崛起,讓舊有秩序已顯過時。

聯合國成立80年,但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方保守單邊主義,聯合國已面臨重大挑戰。圖/取自United Nations

聯合國成立80年,但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方保守單邊主義,聯合國已面臨重大挑戰。圖/取自United Nations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去年,新興經濟體貢獻全球GDP增長70%以上,而美國的份額已降至25%以下。氣候變遷、移民和數位治理等新議題,更暴露聯合國的低效。如聯合國難民署(UNHCR)處理的移民危機資金短缺,導致歐洲和美國邊境衝突加劇。未來全球該如何發展,了解這三國領導人談話或可知一二。

川普強調「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回歸

川普的演講充滿個人風格和強硬論調。他回顧自己首任的「和平成就」,聲稱結束七場持續多年的戰爭,包括泰柬衝突、以色列-伊朗對峙。川普批評聯合國「無所作為」,稱其「只知寫措辭強硬的信函,卻從不採取後續行動」。他強調美國在邊境移民控制成功,宣稱過去4個月非法移民入境為零,並指責聯合國資助移民危機,撥款3.72億美元支持前往美國的移民。

國際議題上,川普重申「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他誇耀在北約峰會迫使成員國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5%,宣稱與中東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聯酋關係空前緊密。針對伊朗核問題,他重申不能允許「全球頭號恐怖主義支持者」擁有核武器,並呼籲終止生化武器開發。關於加薩和烏克蘭,川普主張立即停火,但批評哈馬斯(Hamas)和歐洲國家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威脅實施關稅制裁。

川普在聯大演說強調自己和中東建立良好關係,特別是與沙烏地、阿聯酋等國,圖為5月中旬川普前往沙烏地訪問。圖/取自The White House FB

川普在聯大演說強調自己和中東建立良好關係,特別是與沙烏地、阿聯酋等國,圖為5月中旬川普前往沙烏地訪問。圖/取自The White House FB

川普還抨擊可再生能源為「笑話」,主張回歸傳統能源,並對巴西實施關稅,理由是其「干涉美國公民權利」。

川普的演講充斥對聯合國的質疑:「聯合國的存在意義何在?」反映了美國單邊主義的極致:視聯合國為工具,而非夥伴。

盧拉強調「全球南方」的改革呼聲

巴西總統盧拉的演講則強調多邊主義危機與民主的緊迫。他開門見山說,聯合國的理想正受到威脅,「多邊主義處於新十字路口」。盧拉批評單邊制裁和任意干預,強調民主與多邊主義的弱化。他以巴西為例,譴責美國對其司法獨立的干預——暗指美國對巴西最高法院制裁——並宣稱巴西將捍衛主權和民主。

盧拉呼籲全球優先事項轉移:減少軍費、減輕貧窮國債務、對超級富豪徵稅。他強調饑餓與貧窮是民主的敵人,推廣巴西在G20發起的「全球反饑餓聯盟」。在數位治理上,盧拉主張監管數位平台,防止仇恨和假新聞傳播,並讚揚巴西新法保護兒童在數位環境中的權利。

在地區和全球衝突上,盧拉主張拉美為「和平區」(Zone of Peace),反對將犯罪等同恐怖主義,呼籲在委內瑞拉和海地對話。他譴責加薩的「種族滅絕」(Genocide),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並批評西方「道德例外主義」(Ethical Exceptionalism)。針對氣候變化,盧拉籲COP30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30)在巴西貝倫(Belém)舉行,承諾減排59-67%,並推出熱帶森林永續基金。

盧拉最後呼籲世應進入多極化世界,強調全球南方聲音必須被聽見,聯合國需改革以重獲希望。

李強則強調中國「合作與共享」發展模式

中國總理李強的演講開頭先回顧歷史,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強調聯合國是人類擺脫叢林法則的重要一步。他得出三點啟示:和平與發展是共同期盼、團結合作是力量源泉、公平正義是價值追求。李強批評單邊主義及冷戰思維,呼籲人類在十字路口選擇理性與合作。

李強介紹中國貢獻,包括習近平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他強調中國主張共築和平、謀求共贏、宣導對話、攜手應對挑戰。在安全上,中國是聯合國維和第二大出資國,支持烏克蘭和以巴衝突政治解決。經濟上,中國貢獻全球增長30%,推動「一帶一路」,關稅降至7.3%。在文明上,主張交流互鑒;氣候上,宣佈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也就是到 2035 年,中國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 比峰值下降 7%-10%,並「力爭做得更好」。此外,還贈送月壤樣品。

李強承諾中國將支持聯合國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代表性,並設立中國-聯合國全球南南發展支援機制。

三位領導人演講如同三面鏡子,映照聯合國十字路口的抉擇:川普代表衰落的美國霸權,盧拉體現全球南方的改革訴求,李強彰顯中國合作模式。但若從全球關心的安全、經濟等角度看,可以肯定的是,美國領導力已難以持續。

安全主張:從單邊威脅到多邊對話

川普的路線是典型單邊主義。他自誇結束七場戰爭,卻忽略這些「成就」多依賴美國軍事威懾和雙邊交易,如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重建夥伴關係。這導致全球安全碎片化:美國威脅對伊朗、俄羅斯實施關稅,卻未提及聯合國角色,批評其「不在場」。這種模式強化了強權政治,如美國支持以色列在加薩的行動,導致超過4萬人死亡,並阻礙巴勒斯坦建國。顯然,「美國優先」反加劇全球分裂,助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衝突,美國自身軍費佔全球一半以上,卻未能帶來持久和平。

相反,盧拉的巴西路線強調多邊調解和全球南方視角。他譴責加薩「種族滅絕」,支持巴勒斯坦建國,支持中國-巴西的「和平朋友小組」(Friends for Peace Group)在烏克蘭問題上促談。這反映巴西作為金磚國家(BRICS)成員的立場,推動拉美為無核區,避免民族衝突。全球影響積極:巴西的改革呼聲能減輕貧窮國債務,至今非洲國債務已高達1兆美元,並促進和平對話,緩解美國主導的緊張。

李強提到的中國路線更注重共同安全觀,他提到中國「主張以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分歧」,中國已參與30多國調解,並建立國際調解院,如在巴以衝突中,中國勸和促談;在烏克蘭,強調考慮各方安全關切,全球影響深遠。事實上,至今中國的「一帶一路」涵蓋150國,提供基礎設施而非軍事干預,幫助非洲和亞洲穩定,貢獻全球增長30%。相比美國的軍事化,中國模式促進共享安全,減少冷戰式對抗。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聯合國發表演說,強調合作與共享的發展模式,並重申習近平所提「人類命運共同體」。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聯合國發表演說,強調合作與共享的發展模式,並重申習近平所提「人類命運共同體」。圖/取自新華社

經濟路線:從保護主義到普惠全球化

川普主張關稅作「防禦機制」,對巴西實施制裁,批評聯合國資助移民,宣稱美國徵收數千億美元關稅帶來低通脹。這是保護主義的極致:美國退出多邊貿易框架,如巴黎協定,導致價值鏈斷裂。而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美國關稅戰加劇滯脹,影響發展中國家出口,美國自身債務達35兆美元,領導力衰退,且對全球有害。

盧拉的巴西路線聚則焦減貧和公平稅制,推廣G20反饑餓聯盟,呼籲減輕非洲債務和對富豪徵稅。巴西脫離饑餓地圖(Hunger Map),但全球仍有6.7億饑餓人口。對全球帶來正面的是,巴西熱帶森林基金能補償發展中國家,促進可持續發展,避免美國式掠奪。

巴西總統盧拉(右二)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時強調,巴西熱帶森林基金能補償發展中國家,促進可持續發展,避免美國式掠奪。圖/取自Lula FB

巴西總統盧拉(右二)參加聯合國氣候峰會時強調,巴西熱帶森林基金能補償發展中國家,促進可持續發展,避免美國式掠奪。圖/取自Lula FB

李強則強調開放合作,中國關稅降至7.3%,是第二大進口國,放棄世貿組織(WTO)部分特殊待遇。這推動普惠全球化,「一帶一路」投資超過1兆美元。且對全球影響巨大的是,中國幫助50多國綠色轉型,貢獻全球電動車70%,緩解貧窮國能源危機。相較美國的「築牆」,中國模式更像「拆牆」,提升且普惠全球南方經濟。

從霸權到多極化 聯合國的未來如何選擇

川普質疑聯合國存在,主張由美國領導;盧拉呼籲安理會擴大,提升南方代表;李強支持聯合國改革,提升發展中國家發言權。美國路線維持霸權,導致癱瘓;巴西和中國推動多極化,全球影響是向公平轉移。

聯合國的十字路口不僅是機構改革,更是全球秩序的轉型。美國日落西山,體現在其內部分裂(如移民危機)和外部孤立(如盟友不滿關稅);巴西和中國路線則提供替代,強調多邊合作、共享發展,能應對21世紀挑戰。《香港01》認為,若聯合國擁抱這一轉變,將重獲合法性;否則,將淪為強權工具。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