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多瓦親歐盟政黨在國會大選中擊退親俄派,拿下過半選票。這場投票被視為檢驗前蘇聯國家能否融入歐洲主流的關鍵考驗,凸顯俄羅斯雖斥資發動干預與假訊息攻勢,仍未能阻止摩爾多瓦融入歐洲主流。摩爾多瓦執政黨「行動與團結黨」(Party of Action and Solidarity,PAS)兩年前還因能源價格與民生抗議陷入低潮,如今的勝選為整個歐洲如何抵禦俄羅斯影響提供啟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執政的PAS在大選中輕鬆擊退親俄「愛國聯盟」(Patriotic Bloc)的挑戰。雖然勝選差距不如四年前,但PAS仍獲得逾50%選票,讓這個歐洲最貧窮國家距離加入歐盟更近一步。
選舉前夕,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稱這場投票是「歐洲韌性的壓力測試」。該委員會警告,若親克里姆林宮政黨壯大,將對烏克蘭西南邊界構成直接安全風險,並成為俄羅斯對歐盟行動的前進基地。
波蘭、德國與法國在29日聯合聲明中指控,俄羅斯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干預,包括買票與假訊息活動」。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在社群平台X發文,祝賀摩爾多瓦人民與總統桑杜(Maia Sandu),表示:「你們也阻止了俄羅斯企圖掌控整個地區的野心。這給我們所有人上了重要的一課。」這堂課展現歐盟在美國關注減弱下的經濟支持,以及歐盟與摩爾多瓦在打擊俄羅斯假訊息方面的緊密合作。
近年來,歐美在摩爾多瓦面對能源資費抗議、通膨與經濟下滑時提供資金援助。2023年,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宣布提供3億美元,以強化摩爾多瓦能源安全,對抗克里姆林宮一貫藉由能源打壓摩爾多瓦獨立的企圖。然而,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削減USAID經費,凍結近5億美元援助,使歐洲扛起重任。布魯塞爾表示,摩爾多瓦2025至2027年間將獲得超過20億美元援助,部分用於「加強能源脫離俄羅斯依賴」。
在貧困升高、GDP大幅下滑、支持率落後的情況下,這筆援助尤其關鍵。
在歐盟支持下,摩爾多瓦當局也展開強力反俄行動。今年歐盟派遣「混合威脅快速反應小組」(Hybrid Rapid Response Team)協助抵禦外部干預,並讓摩爾多瓦得以動用歐盟資安應變資源庫(EU Cybersecurity Reserve)。歐洲數位媒體觀測站(EDMO)還設立區域中心,專注追蹤俄羅斯在摩爾多瓦與周邊的假訊息。
6月,歐盟召集Google、Meta、TikTok代表與摩爾多瓦官員和公民團體,共同辨識假訊息行動。摩國安單位隨後查獲AI生成的假帳號,透過臉書、Telegram與TikTok散播協調性宣傳。
Telegram創辦人杜洛夫(Pavel Durov)則聲稱,去年「法國情報單位透過中間人要求我幫忙摩爾多瓦政府封鎖部分Telegram頻道,以備總統選舉」,他聲稱,對方承諾會在法國司法體系替他美言。法國外交部則回應,批評杜洛夫慣常在選舉期間拋出指控。
摩爾多瓦政府也打擊親俄團體。兩年前,由商人肖爾(Ilan Shor)領導的親俄政黨遭取締。肖爾與俄羅斯有關,2014年被控淘空摩爾多瓦銀行數十億美元,他否認犯行,但已遭詐欺定罪。上周,當局又逮捕70多人,並扣押護照、現金與武器,指控其密謀製造動亂。這項涵蓋全國250次突襲的調查,由與歐洲合作密切的特別檢察機構主導。
歐盟擴張事務專員柯絲(Marta Kos)表示,摩爾多瓦政府展現出「韌性與反擊反歐勢力的能力」。
克里姆林宮則反控摩當局打壓反對派,稱在俄境內的摩爾多瓦人投票站不足。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這不是俄羅斯試圖影響任何人,而是對摩爾多瓦大批民眾無法行使投票權的不滿。」此外,反對派29日指稱,在駐有約千名俄軍的摩爾多瓦分離地區德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選委會以『可能出現動盪與威脅』為由關閉四個投票站,導致至少20萬人無法投票。
然而,PAS勝利並不意味俄羅斯影響行動就此終止。兩年前,CNN曾揭露一份俄國聯邦安全局(FSB)秘密計劃,該文件列出多項破壞摩爾多瓦穩定的手段,包括扶持親俄團體、借助東正教會影響力,以及以切斷天然氣作為施壓工具。該文件由跨境合作局於2021年擬定,設下十年目標,要將摩爾多瓦納入俄羅斯勢力範圍,並反對羅馬尼亞的影響、摩爾多瓦與北約合作,並建立穩定的親俄影響網絡。
但這次選舉展現,摩爾多瓦內部仍有強烈力量拒絕重回俄羅斯懷抱。旅居海外的摩爾多瓦人投票率很高,約占合格選民三分之一,普遍比國內年長、貧困人口更傾向歐洲。年輕世代同樣支持歐洲一體化,去年公投中表態贊成追求加入歐盟。
正如鄰國烏克蘭與喬治亞這些前蘇聯加盟國一樣,摩爾多瓦仍將在俄羅斯的強勢影響與歐洲化未來之間持續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