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若成日本首位女首相 韓媒憂「女版安倍」恐衝擊韓日關係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進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投票。圖/取自新華社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東京自民黨總部進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投票。圖/取自新華社

日本自民黨於4日舉行總裁選舉,64歲的前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在第二輪投票中擊敗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成功當選第29任黨魁,預料將在10月中旬的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接任首相,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此一歷史性時刻引發南韓媒體高度關注,認為高市的強烈右翼立場,可能使近期改善中的韓日關係出現倒退。

自民黨目前在日本參眾兩院均為第一大黨,並與公明黨組成執政聯盟。由於在野黨整合困難,新任黨魁通常會順利在國會中被指名為首相。這是高市第三次角逐黨魁職位,最終在黨內保守派大力支持下勝出。

南韓《韓聯社》指出,高市在這次選戰中刻意淡化右翼形象,但她多次強調將延續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策主軸,因此被稱為「女版安倍」。她長年定期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引發鄰國長期爭議。外界擔憂,在兩國關係逐步改善之際,高市上台可能為韓日外交再添變數。

南韓《中央日報》則評論,高市雖然曾表示喜歡韓國烤肉與K-pop,但在南韓社會普遍被視為極右翼政治人物。她不僅持續參拜靖國神社,還主張應派遣部長級官員出席地方政府舉辦的「竹島之日」活動。竹島(南韓稱獨島)為日韓之間的主權爭議島嶼,高市的立場被認為可能使相關矛盾再度升溫。

在2012年至2020年安倍第二任期內,高市逐漸確立其「女版安倍」形象。2021年,時任首相菅義偉因防疫不力下台後,安倍公開力挺高市競選黨魁。雖當時未能勝選,但她在黨內保守派的地位持續鞏固。

2024年,高市出版新書,對慰安婦議題表達強硬立場,批評日本存在「自虐史觀」,主張「從軍慰安婦並非準確日語表達」,並自豪地指出,在她的推動下,日本教科書中已刪除「強制徵召慰安婦」等字眼。她也曾公開表示,若成為首相,將「在適當時機、如常地前往靖國神社參拜」。

南韓《中央日報》分析,高市的當選象徵日本政治保守勢力再度集中,也讓南韓輿論憂心兩國關係可能重回安倍時代的緊張局面。近年韓日雙方在美國主導下逐步恢復安全合作,包括情報共享與聯合軍演。若高市延續強硬歷史觀與領土立場,可能在外交層面引發波瀾。

高市的支持者則認為,作為自民黨史上首位女性總裁,她的當選將開啟日本政治新局面。她本人也在當選後強調,將在安全保障與經濟戰略上延續既有方針,並加強日本在國際舞台的角色。外界關注她未來的內閣人事布局,以及如何在強硬保守路線與國際外交現實間取得平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