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年血腥戰火,曙光終於出現。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13日依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斡旋的停火協議,將首批7名以色列人質移交紅十字會,以色列軍方證實已安全接收。當電視頻道宣布消息時,特拉維夫「人質廣場」爆發出歡呼與淚水。這場交換象徵著長達兩年、奪走逾6.7萬條巴勒斯坦生命的戰爭,終於進入結束倒數。
第一階段交換啟動:7人質返家,1900名囚犯將獲釋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紅十字會已在加薩完成首批7名人質交接程序,這是預定20名仍存活人質中的第一組。接下來,以色列將釋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與被拘留者,其中包含250名因攻擊以色列人而服無期徒刑者。
在以色列南部的雷姆軍營(Reim Camp),數十輛救護車待命,準備將人質送往醫院檢查。人質家屬柯恩(Viki Cohen)接受路透訪問時哽咽地說:「我整夜沒睡,等這一天等了兩年。我的孩子還活著,這簡直像重生。」
🚨Idan Alexander’s mom arrives in Israel. An IDF helicopter will bring her to the Reim camp. Yael: "I'm very excited. I hope it happens, and I'll hug him." pic.twitter.com/V3xQCQd4qv
— Raylan Givens (@JewishWarrior13) May 12, 2025
另方面,在加薩的納賽爾醫院(Nasser),哈瑪斯武裝分子設置舞台與座椅,準備迎接即將返回的巴勒斯坦囚犯。57歲的加薩市居民阿布.朱達特(Emad Abu Joudat)拿著手機觀看轉播時說:「希望這幕是戰爭的終點。我們失去了朋友、家園與城市,這場仇恨該結束了。」
川普抵以色列:宣稱「戰爭結束了」
就在交接消息傳出後不久,川普空軍一號降落古里安(Ben Gurion)國際機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親自迎接,兩人笑著握手,象徵這場美國主導的停火協議正式落地。川普預定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說,成為繼卡特(Jimmy Carter)、柯林頓(Bill Clinton)與小布希(George Bush)後,第四位在以色列議會發表談話的美國總統。
川普在出發前向媒體表示,「戰爭結束了,我相信這次停火會持續。」白宮指出,川普稍後將轉往埃及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共同主持區域和平峰會,並邀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與會。
停火協議的核心:交換、撤軍與治理新藍圖
這項協議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達成,是華府推動的「中東和平藍圖」第一步。協議規定,哈瑪斯釋放全部20名存活人質與28具罹難人質遺體,換取以色列釋放1,966名巴勒斯坦囚犯。雙方同時同意實施全面停火,並允許人道援助大規模進入加薩。
根據美方設計的戰後方案,未來加薩將由一國際監督機構負責治理,行政實務由巴勒斯坦技術官員執行,安全則由「阿拉伯領導的國際維和部隊」維持,部隊成員預計由埃及、約旦與部分歐洲國家組成。此外,美軍約200人目前駐以色列,負責監控停火執行情況。
川普政府同時提出「加薩重建計畫」,估計需耗資上千億美元。美方希望部分資金由海灣國家與歐盟承擔。然而,以色列堅持哈瑪斯必須完全解除武裝,並撤出其政治勢力;哈瑪斯則回應「加薩的未來,應由巴勒斯坦人自己決定」。
兩年戰爭的代價:瓦礫之城與世代創傷
長達兩年的戰爭起於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的突襲。根據以方統計,當天約1,200人遇害、251人被擄。以色列隨後發動歷來最猛烈軍事報復,空襲與地面進攻讓加薩幾乎被夷為平地。加薩衛生部門指出,迄今已有超過67,0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約半數為婦孺。
聯合國難民救濟及工程處(UNRWA)估計,加薩九成人口流離失所,當地基礎設施幾乎全毀。「這不只是戰爭,更是一場文明的崩壞,」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日前警告,「加薩已成廢墟。」
以色列國內則出現深刻裂痕。人質家屬長期在「人質廣場」舉行集會,抗議政府處理怠慢,批評納坦雅胡為政治利益拖延談判。如今人質獲釋,他們的抗爭似乎告一段落,但對戰爭責任的追究才剛開始。
雙方的勝負與陰影
哈瑪斯軍事派別在聲明中表示,願遵守協議時程,但前提是以色列履行所有條件。「以色列無法靠軍事力量奪回人質,只能透過談判,這本身就是我們的勝利,」該聲明寫道。
以色列政府內部則將此形容為「痛苦但必要的交換」。納坦雅胡在機場對媒體表表示:「我們不會忘記傷痛,也不會停止追責,但今天,我們迎回了我們的人民。」
在西岸地區,巴勒斯坦民眾準備迎接即將返回的親人。以色列安全部門已警告民眾不得公開慶祝,擔心衝突再度升溫。
沙姆沙伊赫峰會:全球領袖尋求和平承諾
在埃及紅海度假城市沙姆沙伊赫,川普、塞西與阿巴斯等超過20位世界領袖齊聚一堂。美方希望藉此建立更廣泛的「中東和平框架」,包括對加薩重建的國際承諾及安全保障機制。峰會議程還可能討論「兩國方案」的復甦,但納坦雅胡明確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透露,川普將與多名剛獲釋人質會面,強調「人道關懷」與「結束戰爭的勇氣」。
「這是新時代的開始,」一名白宮官員說,「我們正在見證中東重生的第一刻。」
戰爭終結 還是序章?
儘管停火協議標誌著重大突破,但問題遠未結束。以色列軍隊尚未完全撤出拉法(Rafah)與北加薩部分地區,哈瑪斯是否願意解除武裝、國際社會如何確保重建資金不再流入軍事用途,仍是未知數。
此外,國際刑事法院(ICC)與多國人權組織仍在調查戰爭期間可能的違法行為。以色列堅稱行動屬「自衛必要」,但外界關注的焦點,已轉向戰後的和解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