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方19日表示,哈瑪斯襲擊造成兩名以軍士兵陣亡後,以軍隨即對加薩發動一連串報復性空襲,造成26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婦女與一名兒童。這場衝突被視為本月美國斡旋停火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之一。以色列安全官員透露,在美方施壓下,雙方重申履行協議停火,以色列也將自20日起重新開放援助物資進入加薩。
綜合路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以色列國防軍(IDF)發表聲明表示,已在政府高層指示下展開「重新執行停火」的行動。哈瑪斯及其軍事派別『卡桑旅』(Al-Qassam Brigades, AQB)同日則聲明,組織仍堅守停火協議,並否認襲擊以軍。
雙方對停火協議的再次表態,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與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即將抵達以色列。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著手推進協議的下一階段。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也預計於本周率領美方代表團訪問以色列。
一名美國官員告訴CNN:「政府仍聚焦於落實和平協議,並與夥伴積極合作推進。我們不會透露持續進行的外交對話細節。」
以軍表示,哈瑪斯武裝分子發射反戰車飛彈並開火攻擊以軍,造成26歲的庫拉少校(Yaniv Kula)與亞維茲中士(Itay Yavetz)喪命,這是停火以來首次有以軍士兵在加薩陣亡。以軍隨後打擊加薩多處哈瑪斯目標,包括前線指揮官、武裝人員、地道與武器庫。居民說,其中一枚空襲導彈擊中努塞拉特(Nuseirat)一帶一所收容流離失所者的舊學校。
哈瑪斯武裝部門則表示,該組織仍遵守停火協議,對拉法(Rafah)地區的交火情況不知情,自3月以來也未與當地其他武裝團體聯繫。卡桑旅也否認在拉法有任何交戰行動,重申「在整個加薩地帶都遵守停火」。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專家沙哈達(Muhammad Shehada)分析,這起事件實際上源於以色列扶植的地方民兵與哈瑪斯之間的衝突。他說,這些民兵現已駐紮在以色列佔領的加薩地區,「他們從那裡出發到哈瑪斯掌控的地區發動攻擊,然後再退回到以色列保護下的區域。」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他已下令軍方對哈瑪斯「違反停火」的行為作出強硬回擊。以色列安全官員說,以色列安全官員表示,因哈瑪斯明顯違約,援助輸送作業已中止;但在美方施壓下,另一名官員透露援助將於20日恢復。
以色列國安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批評恢復援助是「可恥的退讓」,他在X平台上寫道:「就在哈瑪斯殺害兩名以軍士兵、持續違反協議並拒絕交還所有遺體的這一天,政府卻選擇退讓,夠了,別再退讓了。」
因擔心停火崩潰,一些巴勒斯坦人趕往努塞拉特主要市場採購物資,另有家庭在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附近的空襲後逃離家園。
這場衝突讓人想起2024年底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在停火初期的對抗事件,當時雙方互指違約,但該停火後來大致維持。以哈新停火自10月10日生效,結束為期兩年的戰爭,但以色列與哈瑪斯近來互指違反協議。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表示,軍方將實地標示所謂「黃線」(Yellow Line),即以軍根據停火協議撤軍的界線,若任何人越界或開火,「將立即還擊」。哈瑪斯則指控以色列多次違約,造成46人死亡,並阻止必要物資進入加薩。
以色列18日宣布,原預定本周重新開放的拉法邊境關卡將持續關閉,直到哈瑪斯履行停火義務,並指控哈瑪斯在移交人質遺體方面「進度過慢」。哈瑪斯上周已釋放20名生還人質,隨後交還28具遺體中的12具。該組織稱無意保留餘下遺體,但因部分遺體掩埋在瓦礫下,須使用特殊設備搜尋。
拉法關卡自2024年5月以來幾乎關閉。根據停火協議,加薩援助物資輸入應加快,該地區有數十萬人被聯合國糧食安全監測機構IPC列為饑荒受害者。
拉法關卡在過去的停火中一直是人道援助進入加薩的主要通道。儘管另一處邊境通道的援助流量自停火後顯著增加,但聯合國表示仍遠遠不足。
關於哈瑪斯解除武裝、加薩未來治理架構、國際「穩定部隊」組成以及巴勒斯坦建國進程等核心議題,仍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