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重啟《想想論壇》挺綠能 黃士修酸:前朝英皇出手、萊爾校長發抖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重啟《想想論壇》,大動作挺綠能。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重啟《想想論壇》,大動作挺綠能。圖/取自蔡英文臉書

前總統蔡英文重啟《想想論壇》,大動作挺綠能。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今天(20日)大酸,前朝英皇御用的「北門學士」出手,代表黨內廢核利益結構的反撲,龍椅不穩的萊爾校長只能瑟瑟發抖。

蔡英文重啟《想想論壇》首篇便打能源議題,一篇由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執筆,另一篇則掛能源專題小組,蔡英文還特地用臉書貼文再推播。

蔡英文指出,2016年她執政以前,全年供電綠燈僅50天;到了2020年,全年供電綠燈超過300天;2022年,綠能發電占比超過核電;2024年,燃氣發電占比超過燃煤發電。

蔡引用數據有貓膩

黃士修則注意到,《想想論壇》這兩篇文章都不談2017815大停電震驚全國,導致2018年以核養綠的大公投大成功。

此外蔡英文以供電「綠燈超過300天」為傲,但黃士修指出實則是2019年將備轉容量率計算方式改成冷機也算。

換言之此前備轉容量率是採用「熱機」計算,也就是有開機運轉併聯發電者,才會計入備轉容量率內。不過2019年之後只要被認為可以發電的機組,不用開機,也會計入「備轉容量率」裡面。於是一些已經停止運轉的機組,只要沒有除役,就可列入備轉容量率內。

黃士修說但遠水救不了近火2021年的513大停電、517大停電,2022年的303大停電,證明反核集團就是騙子。

林子倫文章遭三大打臉

黃士修並對林子倫文章提出三大打臉。首先,林子倫將能源安全簡化為「多元、分散、在地」,迴避天然氣供應鏈的極度脆弱。美國智庫CSIS兵推,「若解放軍封鎖台灣,天然氣撐不過 10天」,而核燃料的抗封鎖能力,是其他能源無法比擬的。

黃士修指出間歇性的再生能源,需要大規模儲能緩衝,導致系統整合成本非常高昂。電網在缺乏穩定基載時更脆弱、更昂貴,最終成本全數轉嫁給民眾與產業;相較之下,一座大型集中式核電廠,遠比需要大面積土地與依賴天氣的風光電更穩定,「跟你的戶頭餘額一樣,備轉容量充足才是真韌性。

其次林子倫強調「綠色商機」是聰明的選擇,黃士修說,這是掩蓋台電已賠到破產的事實,行政院撥補幾千億續命續的是雲豹等綠電的命。

且林子倫引用國際報告,宣稱再生能源是主流、核能是「舊路」。黃士修指出實情是,美國海軍情報局、戰略司令部、能源部長及AIT,都表態支持台灣使用核能,這更是地緣政治與國防戰略問題。且同一份國際報告表示,再生能源固然增長,同時存在核能復興趨勢。歐盟將核能納入《綠色政綱》與《永續投資分類法》,定義其為綠能,發行核能綠色債券。聯合國倡議24/7 CFE,核能一直是達成全天候無碳電力的「永續」新科技。

最後林子倫再度拿「台積電需要綠電」說嘴。不過黃士修在公投辯論就質問:廢核9成火力的時候,台積電一直用髒電,你怎麼不提RE100?回答我!

廢核並未走出新路

林子倫主張「能源政策是選擇題,不是是非題」,黃士修反批將核能汙名化並極力排除,本身就是將選擇題簡化為單選題。而林子倫文末說「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但黃士修表示走錯路只會陷入泥淖,這就是他所說的「反核就是反美、反核就是賣台、反核就是舔共

蔡英文重啟《想想論壇》,起手式就是挺綠能。黃士修說前朝英皇御用的「北門學士」出手,代表黨內廢核利益結構的反撲,龍椅不穩的萊爾校長只能瑟瑟發抖。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