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海運領域的摩擦持續升溫,其中韓國造船大廠韓華海洋株式會社在美國的子公司遭陸方列入反制清單,禁止境內組織、個人與其交易、合作。對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20日警告稱,大陸恐嚇、報復外企的行為無法阻止美國重建造船基地;更不可能阻止美國對於中國欲獨霸關鍵工業的行為採取「適當作為」。
大陸交通運輸部14日宣布,對美籍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以回應美國依據「301調查」對中國船舶加徵港口服務費的措施。同時,大陸將韓國造船企業韓華海洋株式會社在美多家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境內機構及個人與其交易或合作。外界普遍認為,這顯示中美在海運與貿易領域的對抗進一步升溫。
綜合外媒報導,葛里爾在聲明中指出,中國近期針對民營企業的行動,反映出其更廣泛的經濟施壓模式,意圖藉阻止外資進入美國造船業及其他戰略產業,影響美國決策並掌控全球供應鏈。
葛里爾強調,「中國恐嚇外企的手段,無法阻止美國重建造船基地,也無法阻止美方對中國的產業獨占行為作出應有回應」。
美韓先前簽署貿易協議,內容包括韓方協助美方強化造船業,以對抗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主導地位。美國政府希望藉韓國的技術與投資「重振造船業」(Make America’s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然而,大陸上周宣布制裁韓華海洋五家美國子公司,被視為對此合作計畫的重大打擊。
美國國務院17日對此表態稱中國的舉動「不利於國際商業環境穩定」,並稱此舉意在干擾民營企業正常營運、削弱美韓在造船及製造業的合作。
除港務費外,美國政府亦計畫對來自中國的關鍵港口設備徵收100%關稅,並考慮對部分貨物裝卸設備課徵高達150%的進口稅。川普政府也推動削弱陸企對全球港口設施的掌控力,範圍涵蓋包括巴拿馬運河周邊在內的多個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