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今年不但是臺灣光復80週年,同時故宮博物院成立百年,以及外雙溪故宮開放一甲子。日前賴清德說,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如果從中華文物的角度看此言差矣。沒有中華民國,中國最精美最重要的國寶文物,又怎麼會來到台灣。這其中的辯證與對台灣的重大意義不可不察。
1925年從北京故宮從皇家典藏轉型為全民共享的博物館,至今整整百年;歷經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一批故宮珍品輾轉來台,自1950年進入台中霧峰北溝庫房也屆滿75年;自1965年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之名在外雙溪對外開放也邁入第60年。這批不只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精品,台灣何其有幸,這些中華文化的結晶讓我們得以近距離的接觸、欣賞、親近,讓這些文物落腳小島,成為文明的守護者。
故宮在台保存與研究的成果,使台灣成為全球漢學、美術史與東亞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許多國際學者、博物館以及藝術品修復機構,都必須與台灣交流、學習與合作。也因此,中華文化的外溢力量、文化軟實力與國際文化話語權,因故宮在台而得以展現。
六十年來,故宮文物在台安然無恙,不但未因政治或戰爭受損,反而在穩定環境中獲得更完善的保存、典藏、修復、教育與展示。這本身,就是台灣對中華文明的最大貢獻,也是台灣文化深度與自信的重要基礎。
故宮不是單純的博物館,它是一部立體的中華文明史書,是連接古今、貫通海峽、照亮未來的文化燈塔。故宮來台六十週年代表的是文化薪火不滅,是千年文明在台灣的傳承與延續。
故宮來台,是文化命脈的續存,是歷史延續的橋樑,是文明不被時代風浪吞噬的奇蹟。但回顧八十年前,若不是因為台灣回歸中華民國,重回祖國懷抱,重新對接中國歷史,難以想像這批珍貴的文物,會完整的出現在台灣,成為台灣一張重要的名片。
臺灣光復80週年的歷史事實,因為民進黨錯誤的史觀,遭到否定,許多人翻出國際條約、歷史文獻做出各種有力的證明。如果台灣不屬於中華民族,今日的故宮的收藏豈不成為劫掠?台灣有何理由竊占中國人的寶藏?走上故宮的台階,進入展廳,沉浸在歷史長河悠遠與豐盈,讚嘆先賢的美學與技藝,除了感念一路護送國寶來台工作人員之艱辛與不易,更確認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的歷史事實,我們才之所以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些中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