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左翼候選人創紀錄當選總統 廢票率13%也創新高

左翼獨立候選人康諾利(中)25日以壓倒性優勢,當選愛爾蘭第十任總統。圖/翻攝自Sky News Australia YouTube頻道
左翼獨立候選人康諾利(中)25日以壓倒性優勢,當選愛爾蘭第十任總統。圖/翻攝自Sky News Australia YouTube頻道

左翼獨立候選人康諾利(Catherine Connolly)25日以壓倒性優勢,當選愛爾蘭第十任總統,她以超過六成得票率,打破愛爾蘭66年來紀錄,對執政聯盟的兩大中間政黨造成空前未有的挫敗。康諾利在勝選演說中承諾將成為「包容所有人的總統」,與此同時,反政府情緒蔓延,使廢票率約13%創歷史新高。

綜合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現年68歲、來自西部城市戈爾韋(Galway)的康諾利,最終獲得63.4%的有效選票,創下愛爾蘭總統選舉史上最高得票紀錄。當選結果於都柏林城堡開票中心宣布時,她的支持者歡呼擁抱,氣氛熱烈。

在勝選演說中,康諾利先以愛爾蘭語發表當選演說,隨後以英語重述。她強調團結,與政府領導人並肩站上舞台,誓言要對抗極右勢力與其反移民主張。

她表示:「我將是一位傾聽、思考,並在必要時發聲的總統。我將是和平的聲音,延續我們的中立政策;是警示氣候變遷生存威脅的聲音;也是讚頌全國人民努力的聲音。」她指出:「我們可以一起打造一個新的共和國,一個重視每一個人、珍視並支持多元性的國家……以及那些來到我們土地的新居民。我將成為包容的總統,屬於所有人。」

康諾利以創紀錄的63.4%得票率擊敗聯合執政的統一黨(Fine Gael)候選人韓弗瑞斯(Heather Humphreys),韓弗瑞斯僅獲29.5%。這一勝利打破自1959年以來的紀錄,當年德瓦萊拉(Éamon de Valera)以56.3%得票率當選。

康諾利將於11月11日宣誓就任,接替同樣來自愛爾蘭西岸城市戈爾韋(Galway)的現任總統希金斯(Michael D. Higgins),希金斯自2011年起擔任總統,因任滿兩屆,依憲法不得再度競選。希金斯表示,他已致電康諾利,祝賀她與家人「度過這個意義深遠的日子」,並承諾總統府將全力協助她準備就職事宜。

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ál Martin)表示:「人民以壓倒性聲音發表意見,給予康諾利明確的多數與授權。」副總理哈里斯(Simon Harris)則說:「我們這個國家的可貴之處在於,我們活在穩健的民主中,我們盡力爭取選舉勝利,但結果出爐後,會共同站在勝利者身後。」

愛爾蘭總統為國家元首,負責在國際場合代表國家,主持重大國家典禮,雖然總統權力有限,但影響力深遠。

共和黨(Fianna Fáil)候選人、政治素人蓋文(Jim Gavin)以約7%的得票率敬陪末座。蓋文由馬丁欽點,但在承認曾向房客多收3,300歐元租金後退出競選,因名單已送交選委會而仍留在選票上。

康諾利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愛爾蘭五個左翼政黨的聯合支持,其中最關鍵的是國會主要反對黨新芬黨(Sinn Féin),此次未推自家候選人,轉而支持康諾利。這是愛爾蘭左派首度一致讓出戰場,以反政府平台推舉單一候選人。

然而,在左派於都柏林城堡與戈爾韋慶祝之際,保守派選民則以破壞選票的方式表達不滿。約有20萬張選票遭判作廢,約佔總投票數的八分之一,比例創新高。許多選民在選票上填入無效人名,或在三名候選人姓名上畫上侮辱性的「X」符號,甚至以仇外或種族歧視的字句塗鴉。

這反映出自1990年代以來,共和黨與統一黨逐漸拋棄與天主教保守主義的聯繫,轉而與康諾利及更廣泛的左翼一樣,擁抱社會進步與移民多元的價值。

天主教保守派斯汀(Maria Steen)僅差兩票未獲得二十名議員提名資格,無法登上選票。綜合格鬥選手麥葛雷格(Conor McGregor)雖常在社群媒體上抨擊移民,但幾乎未獲任何正式支持而退出。

民調機構「愛爾蘭思考」(Ireland Thinks)執行長坎寧安(Kevin Cunningham)形容廢票數量「極其龐大」,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抗議選民表示支持斯汀。

選前一周,愛爾蘭社會再度爆發自2023年11月都柏林暴動以來最嚴重的種族仇恨浪潮。21、22日晚間,約兩千名群眾與鎮暴警察在都柏林西南郊的城市西區爆發衝突。該地一座飯店與會議中心已被改作全國最大庇護申請者收容所,而當地正是廢票率最高的區域之一。

新芬黨黨魁麥克唐納(Mary Lou McDonald)24日在為康諾利於都柏林中區助選時,遭一名反移民激進分子辱罵與威脅。該男子將影片上傳社群平台後於隔天被捕。

韓弗瑞斯是在統一黨原本的候選人、前歐盟執委會委員麥金尼斯(Mairead McGuinness)因健康問題退選後,臨時頂替出馬。她在官方結果公布前數小時便承認敗選,韓弗瑞斯說:「我知道康諾利會成為所有人的總統。她也是我的總統,我要祝她一切順利,今晚屬於她。」

韓弗瑞斯並警告社群媒體上仇恨言論與煽動行為正日益惡化。身為愛爾蘭少數新教徒之一的韓弗瑞斯坦言,雖然家人遭受大量網路攻擊與宗派侮辱,但仍不後悔參選。她說,這些仇恨言論顯示愛爾蘭尚未真正準備好與北愛爾蘭的新教社群和解、實現民族統一。

韓弗瑞斯表示:「我和家人遭受了極其惡劣的宗派辱罵。我原以為這個國家早已走出這一步。如果我們要迎來統一的愛爾蘭,就必須尊重所有傳統。」

康諾利在競選期間主張推動「統一愛爾蘭」理念,並表示希望在七年任期內舉行全島統一公投。北愛爾蘭首席部長奧尼爾(Michelle O'Neill)稱這場勝利象徵「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她說:「這場選舉證明,只要為改變與進步而努力的政黨能團結合作,就能實現非凡成果。那正是通往更美好、統一未來的明確道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