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二(28日),美國政府與西屋電器(Westinghouse Electric)的加拿大業主達成戰略夥伴關係,計畫興建至少價值800億美元(約台幣2.4兆元)的核反應爐,這是數十年來美國核能領域最雄心勃勃的計畫,凸顯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大化能源產出的議程,涵蓋石油、天然氣、煤炭及核能領域。
路透報導,此協議正值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成長帶動美國電力需求20年來首次上升,導致電網部分區域負荷過重。根據協議,美國政府將安排融資並協助取得西屋電器反應爐的許可;作為回報,西屋電器將支付175億美元(約台幣5250億元)利潤給業主「布魯克非資產管理」(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持股51%)及全球最大的鈾交易上市公司「卡梅科」(Cameco,持股49%)後,美國政府可獲未來20%利潤分成,並可轉換為最高20%股權。若公司市值逾300億美元,美國政府可要求西屋公司於2029年前首次公開募股(IPO)。
協議公布之際,川普正在亞洲出訪,於東京宣布日本將提供最高3320億美元(約台幣9.66兆元)支持美國基礎設施,包括興建西屋電器AP1000反應爐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根據兩國周二發布的事實清單,日本企業如三菱重工(Mitsubishi)、東芝(Toshiba)及IHI可能參與價值高達1000億美元(約台幣3兆元)的西屋電器反應爐建置。
AI is moving fast, and we need the government to move fast. Thanks to President Trump, it is!
— Secretary Chris Wright (@SecretaryWright) October 28, 2025
When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work together, rapid progress can be achieved. This partnership between @ENERGY, @AMD, @ORNL, and @HPE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is. pic.twitter.com/lqgSsKlw1m
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在聲明中表示,川普承諾帶來「核能復興」,「現在他正在兌現」。西屋電器官方網站強調,此夥伴關係符合川普5月23日行政命令,計畫使用AP1000及AP300核反應爐技術興建至少800億美元(約台幣2.4兆元)的新爐。卡梅科美國上市股價周二大漲逾25%,反映市場樂觀。
儘管前景誘人,協議成敗仍存變數。美國興建新核反應爐及永久廢料儲存地一直面臨成本暴漲及公眾對事故疑慮。西屋電子於2017年因成本超支申請破產,後被布魯克菲爾德公司(Brookfield)收購。目前美國無大型反應爐在建。
喬治亞州Vogtle電廠兩座西屋反應爐於2023及2024年完工,延宕7年、成本達350億美元(約台幣1.05兆元),遠超原估140億美元(約台幣4200億元)。南卡羅萊納州類似計畫於2017年因成本逾200億美元(約台幣6000億元)而擱置。
川普政府5月下令美國核管會(NRC)減規並加速許可,將多年流程縮至18個月,目標2030年前10座大型反應爐動工。政府亦檢討NRC人力配置,引發批評者質疑安全風險。NRC表示,政府重啟後將回應評論。
批評者指出,核廢料持續危險數千年,目前僅儲存於廠內冷卻池及硬質容器,缺乏永久處置方案。佛蒙特法律與研究所經濟分析師庫珀(Mark Cooper)表示,800億美元(約台幣2.4兆元)旨在吸收核電高成本,但西屋電子需尋找買家,目前價格無人問津。
核能復興動能來自AI處理帶動的電力需求激增,所謂「超大規模」雲端運算業者如Google、微軟及亞馬遜已簽署協議,從下一代核技術(如核融合及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採購電力。此協議不僅強化美國能源主權、創造高薪就業,預計將帶動核電產業重生,但能否克服歷史障礙,仍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