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全程「未提及台灣」貿易休戰成效驚人 川普明年四月訪北京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在約1.5小時會談後順利結束,川普(左)與習近平(右)在場外握手道別。圖/取自DWS News《YouTube》官方頻道
全球矚目的川習會在約1.5小時會談後順利結束,川普(左)與習近平(右)在場外握手道別。圖/取自DWS News《YouTube》官方頻道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30日)在韓國釜山APEC峰會場邊會結束後,川普隨即搭乘空軍一號返美。途中,於當地時間中午12時38分,在機上舉行記者群訪,逐一公布會談要點。

綜合美聯社與《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全長約2小時的會談聚焦貿易與全球議題,川普形容這是一場「驚人會議」,並宣布多項即時成果,包括取消芬太尼相關關稅及稀土貿易障礙。川普特別強調,台灣議題「完全未討論」,此表態緩解了台北對美中「大交易」中台灣淪為籌碼的擔憂。

◎對中關稅即起調降10%

川普一開始即盛讚整場會談「非常驚人」,稱習近平為「偉大國家的偉大領袖」。他透露,雙方已就「許多重要要點」達成結論,細節將稍後公布給媒體。川普宣布,美中就「許多事項」達成共識,即時生效措施包括美國取消先前因芬太尼流入而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美國對中的20%芬太尼關稅將下調10個百分點。他特別感謝中國宣布「大量採購美國大豆」,這將直接利多美國農民。芬太尼議題為川普會前首要施壓點,此成果被視為貿易休戰信號。

◎稀土爭端已完全解決

川普續稱,稀土貿易爭端已「完全解決」,中國將移除所有出口路障。此議題長期為美中摩擦焦點,北京掌控關鍵礦物加工90%以上供應,近期更收緊稀土出口,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張。川普強調,這不僅解決美國問題,而是「全球性議題」,中國壟斷將不再阻礙國際貿易穩定。

◎美將扮演晶片管制仲裁角色

川普透露,北京將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進行對話,美國當局將扮演「仲裁」角色,稱今天談判不涉及輝達最先進的「Blackwell」AI晶片,但強調「涉及大量晶片,這對美國有利」。此舉反映美中在AI科技出口管制上的微妙平衡。

川普表示,鑑於其他主要國家已重啟核試,美國目前是「適當時機」恢復核試驗。他強調,此決定與「他國行動」有關,美國擁有全球最大核武庫存,將維持戰略優勢。此言論引發國際關注,可能影響美中核軍控對話。

◎美中將攜手推動烏克蘭和平

川普也宣布,雙方同意就烏克蘭議題「共同合作」,「雙方都認同交戰方已陷入僵局,有時得讓他們打一打」,但美中將攜手推動和平。習近平預期尋求中國在俄烏調停角色,此共識凸顯美中在全球熱點的務實合作。

◎全程未提及台灣相關議題

現場媒體追問是否提及台灣相關議題,川普明確表示:「台灣完全沒有在會談中出現」。此言直擊會前最大疑慮:台灣擔憂在美中貿易談判中淪為「犧牲品」,尤其川普曾暗示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並可能以弱化對台支持換取中國讓步。會前,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對美關係充滿信心」,但台北私下向美方表達不安;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亦保證「不會放棄台灣」。

訪談期間一度遇到輕微亂流,川普以幽默緩和氛圍,笑稱空軍一號飛行「非常顛簸」,比記者追問中國關稅率「還要命」,等於「生命受到威脅」。他並宣布,將於明年(2026年)4月訪中,習近平則將「之後某時」訪美,可能前往華盛頓特區或佛羅里達棕櫚灘。此互訪計畫象徵美中關係回溫。

整體而言,川習會成果以貿易為主軸,化解多項經濟痛點,但台灣議題的「缺席」成為最大亮點,避免了地緣衝突升溫。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有助穩定台海,但美中長期摩擦仍需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