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將於明年元月1日正式上路「育嬰留職停薪照顧彈性化方案」,未來留職停薪可以分段或短期申請,甚至1天也能申請。不過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出,如此一來意味著申請與復職的次數不再固定,行政作業恐將爆量,「彈性」反而變成「枷鎖」;呼籲育嬰留職停薪新制的美意,不能成為基層的負擔。
根據勞動部說明,現行勞工於小孩3歲前,可以申請2年育嬰留職停薪,其中6個月期間政府提供8成薪補貼。未來勞工可以在原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期間內選擇以日為單位提出申請,天數不超過30日。雙親合計可以請60日,申請期間仍可以請領8成薪資補貼。
陳菁徽表示,勞動部將於明年元月1日正式上路的「育嬰留職停薪照顧彈性化方案」,原意是為了讓在職場奮鬥的家長,能更靈活地兼顧家庭與工作,聽起來是一項貼心且良善的政策。然而,從基層傳來的聲音卻指出這份「美意」,恐怕會在實際執行時,變成另一種沉重的負擔。
陳菁徽舉護理人員為例,在現行制度下,只要申請育嬰留停,就得先跑一趟護理師公會與地方衛生局;復職時,又得再跑一次。這樣的流程不僅讓護理師忙得焦頭爛額,連地方衛生機關與醫療院所的人事單位,也都被繁瑣的行政手續壓得喘不過氣。
而托育人員同樣面臨相似困境。陳菁徽說,依現行規範,托育人員若申請育嬰留停,必須自托育系統中移出,原本照顧的孩子也得立即轉交他人接手。過去育嬰留停的最短期間是1個月,行政與照護端仍能勉強負荷;但若新制實施後可分段或短期申請,申請、復職與系統調整的頻率勢必倍增,業者、地方政府及托育管理系統的行政量能恐將全面超載,並且照顧比也將會產生變化,影響托育機構的相關補助。
陳菁徽指出,如今育嬰留停的政策加上「彈性化」,意味著申請與復職的次數不再固定,行政作業恐會變得更加複雜。若衛福部未能同步提出應變機制與流程簡化方案,這項原本為了讓家庭更有溫度的政策,恐怕反而會成為醫護與托育勞工的新枷鎖。她昨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要求衛福部1個月內提出具體配套,簡化停職與復職流程、整合公會與地方衛生機關作業,讓政策的「彈性」真正讓家長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