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威脅停止稀土出口作為貿易談判籌碼,引起全球供應鏈恐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周五(10月31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表示,中國在稀土議題上率先「開槍」,是「真正的錯誤」,並強調美國將在12至24個月內確保替代供應來源。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會晤後,貝森特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指出,美中領導人已找到「平衡點」,但警告中國將無法再把關鍵礦物當作施壓工具。
他說:「我認為他們現在已無法這麼做,因為我們有抵銷衝擊的手段。」並補充說,中國在稀土領域對美國的影響力,估計只能持續12至24個月。他指出:「中國讓所有人都意識到風險,他們犯下真正的錯誤。把槍放在桌上是一回事,朝天鳴槍又是另一回事。」
這場川習峰會距離雙方互徵極端高關稅已過六個月,貝森特當時形容這等同於貿易禁運。雖然雙方稍後達成休戰,但中國本月為報復美國的新出口管制,宣布對稀土實施全面限制,導致緊張情勢升高,並威脅到自2019年以來川習首次會晤的成局,也在引發全球動盪。
貝森特說:「我認為中國領導層對出口管制引發的全球反彈,感到有些震驚。」他上周在馬來西亞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舉行緊急磋商,挽救貿易協議與峰會。他說:「雙方同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已找到平衡點,並能在未來12個月內於該平衡點上運作。」
貝森特說,當兩位領導人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Gimhae Air Base)會談時,明顯可以看出他們彼此尊重。習近平表達一些憂慮,但顯然「希望能與川普總統尋找合作空間」。他說:「雙方都期待能面對面推動進展,而不是像春季以來那樣陷入動盪。他們意識到美中穩定對兩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都至關重要。」
貝森特還提到一段較輕鬆的插曲,當時兩人討論川普訪問北京的時間。「川普說:『我相信你希望我在年初來訪。』習近平回答:『一月和二月天氣太冷,何不延到四月?』」
根據這項為期一年的協議,中國同意推遲實施稀土出口新制度、大量採購美國黃豆,並允許美國投資人接管熱門短影音平台TikTok在美的營運。貝森特談及TikTok時說:「所有許可問題都已解決,我們很快就會看到交易完成。」
作為回報,美國延後實施將數千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的措施。川普也同意將與芬太尼相關產品的關稅從20%降至10%,以換取習近平承諾打擊製造這種這種致命鴉片的化學品出口。貝森特說:「芬太尼議題在釜山佔據大量討論時間。對總統、對這屆政府、對支持者以及所有美國人而言,這都極為重要。」
部分觀察人士認為,美中只是暫時停火,雙方仍難以在關係上做出根本改變。貝森特反駁說,美國仍能對中國施壓,要求其進行結構性改革,解決產能過剩等問題。他表示,已警告歐洲與其他地區,隨著美國築起關稅壁壘,中國的出口將湧向他們的市場。
他說:「全球南方無法吸收這些產品,所以它們正流向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與日本。」並補充說,這些國家也已對中國徵收關稅,或正準備這麼做。「我們已設下標準,如果其他國家跟進,我一點都不意外。」貝森特指出:「我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今年減少25%,中國製造業活動已連續七個月萎縮,也許他們會自行作出決定。」
他表示,川普此次亞洲之行成功,所簽署的協議使美國成為「全球資本與投資流向的首選地」,突顯出美國的關鍵優勢。他說:「美國擁有世界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最強的經濟與金融中心、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以及在科技與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川普總統正在鞏固並擴展這些優勢,而中國也很清楚這一點。」
貝森特最後表示,美中將於未來一周簽署協議,他有信心這項協議能落實。「過程中難免有些波折……但我認為我們現在的溝通管道已改善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