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1700萬人養「異寵」 千億級新市場背後有一堆的問題

飼養蜥蜴、壁虎成為年輕族群追捧的新潮流。圖/取自央視
飼養蜥蜴、壁虎成為年輕族群追捧的新潮流。圖/取自央視

從五彩斑斕的蜥蜴、壁虎,到形態各異的甲蟲、蜘蛛,再到狐獴、刺蝟等外來小型哺乳動物,近年來,「異寵」(異域/非傳統寵物)成為年輕族群追捧的新潮流。多方統計顯示,大陸已有超過1700萬名飼主涉足異寵市場,年產值接近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而涉及爬行、兩棲、節肢、鳥類等品種的交易仍在快速增長。然而,在熱度持續攀升的同時,相關行業監管、公共安全及生態風險問題也逐漸浮現。

《北京日報》表示,與經過長期馴化、檢疫體系成熟的犬貓不同,許多異寵雖標榜人工繁育,但市場需求多元化之下,部分商家仍非法走私稀有品種,可能夾帶未知病原體、細菌與寄生蟲,對生物安全造成壓力。

此外,部分飼主因獵奇心理飼養具毒性或攻擊性的物種,如蠍子、蜈蚣、毒蜥等。一旦管理不善逃逸,恐對周邊居民造成直接威脅。更常見的,是因飼主缺乏專業知識導致無法提供適宜環境,進而棄養。外來入侵物種典型案例「巴西龜」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前車之鑑。

專家指出,外來物種一旦失控,將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式」的生態連鎖反應,並非危言聳聽。

央視網採訪河南商丘一處陸龜養殖基地,看到來自世界多地的數十隻陸龜在暖房內活動。基地負責人韓楚表示,因看好市場潛力,他與家人投入陸龜養殖。韓楚:「這是蘇卡達陸龜,也叫非洲象龜,是世界第三大陸龜」。

部分品種如豹紋陸龜,由於觀賞性高,花紋獨特,市場價格可達兩三萬元,仍有不少買家願意購買。商丘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指出,隨著情感陪伴需求上升,特別是青年族群,異寵成為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豹紋陸龜已被納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飼養與買賣需取得相關許可,否則即屬違法。

陸龜由於觀賞性高,花紋獨特,市場價格高昂,仍有不少買家願意購買。圖/取自央視

陸龜由於觀賞性高,花紋獨特,市場價格高昂,仍有不少買家願意購買。圖/取自央視

目前大陸異寵領域仍存在明顯監管斷層,哪些品種可合法飼養、交易?哪些需禁止或限制?缺乏明確名錄。市場誰來審核、如何登記、如何追蹤來源,均缺統一規範。棄養、違法繁育、非法交易等違規行為缺乏有效處罰機制。目前監管多依賴園林、城管、公安等多部門不定期檢查花鳥市場,但難以覆蓋龐大的線上交易與快遞運輸環節。

異寵交易高度依賴網路社群、直播、電商平台,並透過快遞運送活體動物。專家指出,若要整治市場亂象,先從交易端著手尤為關鍵。

「用理性的寵愛,取代盲目的獵奇。」面對新興「牠經濟」的多元需求,專家提醒,任何外來物種的飼養都需以科學、法律與尊重生命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享受養寵的樂趣,也避免生態與公共安全付出代價。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