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12日國父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也是醫師節,常在臉書發表時事評論的醫師沈政男表示,每年此時他都會看一下孫中山「北上與逝世」的故事,對於孫中山「借醫術為入世之媒」的情懷相當感佩。
沈政男表示,自己小時候很崇拜國父,長大後當了醫師,也從事社會參與,就更佩服孫中山。例如他發現國父的〈心理建設〉第一章竟是食記,講飲食習慣與文化、醫學與病理,苦口婆心,試圖說服大眾所謂知難行易的道理。而那也是國父革命受挫,回頭想想該怎麼走下一步,然後重整旗鼓,從改造人心著手的時刻。
另外在孫中山「北上與逝世」的故事,其〈北上宣言〉戮力革命、殷殷勸告大眾的身影與言辭,令人相當激動,因為這時候國父並不知道自己的肝臟已經長滿腫瘤,來日不多。
沈政男引述〈心理建設〉第8講,開頭是:「予自乙酉中法戰敗之年,始決傾覆清廷、創建民國之志。由是以學堂為鼓吹之地,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沈政男說,這是他最喜歡的國父文字,好像初出江湖,充滿豪情壯志,啥物攏吾驚的少年俠客。人世間最浪漫的工作就是革命,而立志革命最困難的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拜別父母,捨小情,就大義。孫中山14歲就能這麼做了。
此外,國父引用澳門前輩鄭觀應「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觀點,用自己的理論體系演繹之後,然後寄給清末外交官李鴻章,而在得不到回應,又看到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之後,就起來革命,是少有的既有革命理論,又有革命行動力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