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報】人代建議漁民打撈海洋垃圾 應給積分兌現獎勵

近年來,福建省寧德市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整治工作,保護海洋環境。圖/取自新華社
近年來,福建省寧德市加強海漂垃圾綜合整治工作,保護海洋環境。圖/取自新華社

引導上萬艘漁船成為「海洋清道夫」,減少政府治理助力美麗海灣的費用,這聽起來是個好主意。大陸全國兩會召開,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溫嶺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間救助站站長郭文標建議:漁港設立海底垃圾上岸點,漁民打撈海底垃圾可獲積分,兌換獎勵。

據澎派新聞報導,郭文標住在溫嶺漁港城市,受洋流、近岸地形地貌影響,易形成垃圾積聚帶。他建議,與獲得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的「藍色迴圈」專案結合,以溫嶺為國家級試點,在漁船靠泊較多的漁港設立海底垃圾上岸點,漁民可集中將捕魚時打撈上來的海底垃圾交給漁網網站處置。政府制定獎勵措施,提供獎補資金,根據漁船帶回垃圾的情況提供環保積分,兌換獎勵。

「藍色迴圈」是由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台州市組織推動,以浙江藍景科技公司為運營主體的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新模式。目前,已有237家產業鏈企業、1.02萬艘船舶加入,累計收集處理海洋廢棄物萬餘噸,其中塑膠廢棄物2254噸,減少碳排放約2930噸。去年「藍色迴圈」海洋塑膠廢棄物治理模式獲「地球衛士獎」。

其實,大陸漁船常常會意外撈到「好東西」。例如,在2023年間為漁民中國戰略科學做出偉大貢獻。因為水文地理勘測在戰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此關的資料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屬於絕對機密。美國深諳這一點,經常派遣所謂的科考船或海洋調查船前往西太平洋海域進行巡航。然而實際上它們更主要的任務是投放聲納探測器等裝置。藉助這些聲納探測器,美軍可以獲取該地區海底地貌、海洋情報、洋流資料等資訊,從而建立完善的聲紋資訊庫。

在這些海域中,不僅有軍艦和科研船,還有大量的漁民。成群結隊的漁民在海上捕魚,常常一網下去,不小心就把美軍剛剛投放的探測器一併打撈上來。美軍對於這些裝置被打撈的情況也束手無策,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此前,甚至有漁民打撈過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無人潛水器。美軍公開譴責也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裝置被漁民們交給相關部門,以換取豐厚的獎勵。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