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DRC)盧阿拉巴省(Lualaba)連續2天爆發嚴重礦災。當地時間上周六(15日)卡瓦馬(Kawama)一處非正規礦場發生大規模山崩,周日(16日)卡蘭多(Kalando)銅鈷礦區臨時便橋因過度擁擠坍塌。
二起事故合併已造成至少70人死亡,當地民間組織與目擊者估計實際死亡人數恐高達132人,甚至更多,目前搜救行動仍在進行。
#BREAKING DR Congo Mine Tragedy
— Mritunjay Kumar (@Mritunjayrocks) November 17, 2025
At least 32 miners died after a makeshift bridge collapsed at a cobalt mine in Lualaba, AFP reports. Heavy rains triggered a landslide.
Death toll may reach 49+, with dozens missing.#DRC #Congo #BreakingNews pic.twitter.com/ReVolvAtKI
綜合法新社與《半島電視》(Al Jazeera)報導,盧阿拉巴省內政廳長馬永德(Roy Kaumbe Mayonde)周日表示,卡蘭多礦場因連日暴雨早已被當局下令封鎖,禁止進入,但數千名野採礦工仍強行闖入。礦工為了跨越被洪水淹沒的壕溝,蜂擁擠上僅能勉強負荷的臨時木橋,導致橋體瞬間斷裂,數十人當場墜落並被堆疊壓死。官方統計死亡人數至少32人,但剛果手工與小規模礦業支援服務局(SAEMAPE)報告指出,現場軍警曾對空鳴槍示警,引發更大恐慌,礦工瘋狂奔向便橋,才釀成更嚴重傷亡,死亡人數至少40人。
與此同時,距離科盧韋齊(Kolwezi)僅20公里的卡瓦馬礦場,上周六因不穩定的手工挖掘坑道突然崩塌,數十名礦工被活埋。省政府最新確認死亡人數已達70人,搜救隊因地質持續不穩、暴雨與巨石堆積而進展緩慢,當局警告仍有二次崩塌風險。
卡蘭多礦場長期存在野採礦工、合法合作社與中資企業之間的爭奪衝突,現場逾萬名礦工在毫無安全措施下作業。當地人權團體「保護人權倡議組織」要求獨立調查軍警是否開槍造成踩踏,並追究中資企業在安全管理上的責任。軍方尚未回應。
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全球最大鈷(Cobalt)產國,鈷為電動車鋰電池關鍵原料,中國企業掌控當地約80%產能。手工與小規模礦業雖支撐數百萬人生計,卻長期飽受童工、致命事故與腐敗指控,平均每年因礦災死亡人數高達數百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024年報告指出,盧阿拉巴與上加丹加省約有40萬名童工在鈷礦場勞動。
兩起事故再度凸顯剛果礦業「血鈷」問題,國際供應鏈面臨更大道德與安全壓力,歐美電動車大廠已被要求加強原物料溯源。省政府已宣布兩處礦場無限期停工,並承諾徹查事故責任。搜救行動仍在持續,死亡人數恐進一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