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黨魁鄭麗文曾稱願意赴陸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外界關注國共交流是否重新邁入高點。根據《鏡週刊》專訪,鄭麗文明確表示,她已授權對岸熟悉度最高、具長期互信基礎的副主席蕭旭岑及張榮恭居中搭線,「他們能立即接頭、進行實質溝通。」鄭麗文同時強調,若未來恢復國共對話,將必須「務實、貼近當下需求」,相關交流不會為象徵意義而舉辦。
蕭旭岑、張榮恭助力 鄭習會真有譜?
對於未來「鄭習會」是否有望舉行,鄭麗文說,大家都希望兩岸局勢和緩,她也清楚國民黨支持者、選民,以及國際的期待,不過目前對岸與她較陌生,加上她過去較少赴陸交流,將授權和對岸擁有長期情誼及深厚互信基礎的蕭旭岑、張榮恭「搭橋」,「他們能馬上接頭,與對岸進行實質對話」。

至於國共是否會從恢復辦理國共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作為第一步,鄭麗文強調,不會刻意要求活動「辦大」,而是要貼合當下實際需要,陸續啟動交流活動,「不會為了辦而辦」。
鄭麗文表示,兩岸關係當前已跌至冰點,其危險性讓國際社會極度焦慮,而國民黨的責任,就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累積對立之後,找回能讓台海降溫的政治節奏,也向台灣人民及全球證明:「兩岸並非只能軍事對抗,和平仍有空間」。
國共對話的鑰匙仍是九二共識
據報導,鄭麗文明言,未來的國共交流能否重啟,其核心仍是九二共識。她回顧李登輝、馬英九任內的兩岸互動,認為這段歷史已證明九二共識的「作用」,讓兩岸堆疊足夠善意,也讓台灣進入外交休兵、參與更多國際會議,不僅降低衝突風險,也讓國際社會免於擔憂台海戰火。
鄭麗文舉例,「馬英九八年從未停止軍購,但當時國際不覺得會引發軍事對立,因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有互信。」她指出,正因如此,自己公開主張九二共識並反對台獨後,才會立刻收到來自北京的「具體善意」,證明此論述仍有效。
在九二共識頻遭抹紅的情況下,外界好奇國民黨是否該尋求新論述,不過鄭麗文強調,「九二共識一直在那,就像一把鑰匙,問題不是要不要它,而是在門開後,我們要做什麼」。
鄭麗文上任以來,從新加坡、英國、德國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甚至與AIT處長谷立言見面時,所有外國代表皆關心兩岸未來是否有機會降溫。她提到,世界擔心台海若爆發衝突,影響將遠超烏俄戰爭,從供應鏈到經濟安全都會受到劇烈衝擊,「國際社會態度一致,就是不希望台海發生戰事」。
鄭麗文直言,由於民進黨長期執政,控制話語權,使得國際普遍被誤導對國民黨產生錯誤印象,甚至以為國民黨「要放棄台灣民主自由」。她批評道,這是民進黨的認知作戰,而國民黨要做的是重新向國際說明,和平並非退讓,而是守住民主自由的唯一道路。
至於國民黨的在野身分能做什麼事,鄭麗文說,國民黨未執政,能推動的仍以民間交流為主,包括縣市政府、議會、農漁會、學界、文化體育等非政治性互動,「讓人民看到兩岸可以不必兵戎相見,也能正常交流」。
鄭麗文批評,民進黨現在將任何交流無限上綱、抹紅、栽贓,把文化或民生層次的互動「貼政治標籤」,但國民黨不能因此被嚇退,「我們不能變成第二個烏克蘭。」她強調,唯有持續找出路,才能真正降低戰爭風險。
至於藍綠路線走向,鄭麗文認為,綠營多年的反中、仇中敘事,如今已出現反效果,近期多場罷免案失靈,就是因為社會對過度操弄情緒已感疲乏,若國民黨能讓人民認為兩岸交流有助台灣安全與未來,社會自然會回歸理性。
談藍營總統人選還太早 鄭麗文重點放2026藍白合
鄭麗文表示,2026地方選舉是她上任後的第一場大型戰役,國民黨不只要守住現有版圖,也要南進高雄、屏東等地區,她也強調,藍白必須合作,目前兩黨已密切接觸,19日黨魁將公開會面,累積善意並展開磋商。對於民眾黨祕書長周榆修提出「3月前確定整合」的時程表,她也認同稱,「期待一致」。
對於選戰,鄭麗文坦言,國民黨陸軍系統長期荒廢,組織重建刻不容緩,因此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調整地方黨部的人事架構,未來提名也將重視地方首長與議會領袖的專業判斷,以「接地氣」為最高原則。
針對外界熱議她是否可能成為2028總統候選人,她苦笑說:「不要再亂帶風向了。」她強調,提前點名只會造成當事人壓力,這其實也是台中市長盧秀燕這次不選黨主席的原因之一。鄭麗文指出,黨中央的責任是保護所有可能的人選,提供資源、制度與公平的競爭機制,而不是提前營造派系競逐的壓力,「現在討論2028,只會害到相關人選」。
鄭麗文最後表示,她很清楚黨內對她的期待,而改革一定會有磨合期,「用舊地圖找不到新大陸。」她將堅持走新的道路,也相信唯有走回穩定兩岸關係、讓國際放心的那條路,國民黨才有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