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輝專欄】烏克蘭和平方案給台灣的啟示

美國拋出和平方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尋求歐盟友邦聲援,似乎獲致有利發展。圖/取自烏克蘭政府官網
美國拋出和平方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尋求歐盟友邦聲援,似乎獲致有利發展。圖/取自烏克蘭政府官網

黃征輝/前海軍上校、艦長

拖延近四年的俄烏戰爭,隨著美國正式拋出《烏克蘭和平方案》,戰事似乎出現停火的曙光。然而,當外界細讀原始28條的內容,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和平的希望,而是美國在大國權力博弈中的強硬與自信。正因為如此,澤倫斯基才會坦言:「烏克蘭正站在歷史上最艱難的抉擇時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川普總統簡短卻冷峻的態度:「如果不接受,那就繼續打下去。」

在先前白宮不歡而散的會晤陰影下,澤倫斯基不敢再正面與川普硬碰,轉而尋求歐洲盟友支持。11月23日,美國與烏克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閉門會談,與會人員包括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以及加拿大等國的代表。會議的具體決策,目前依舊高度保密。但從現階段媒體披露的有限訊息,只能確定一點:原始方案中,多項對烏克蘭極為不利的條款,已被削弱或刪除。

國際權力遊戲的旋迴劇場

和平方案走到這一步,再度呈現俄烏戰爭這四年來反覆上演的戲碼:

1. 美、俄在場外達成停火協議,美隨即敦促烏接受;

2. 烏不干受壓迫,轉而向歐洲尋求支持,有了底氣,拒絕美方要求;

3. 俄加碼對烏、歐軍事施壓,看似完全無停火誠意;

4. 美方不耐,川普憤怒揚言抽手,局勢又再度回到原點。

如此循環往復,使得這份原應終結戰爭的《和平方案》,反而像是一面鏡子,把國際政治的現實照得更加刺眼——國際秩序從不是公平的競技場,而是強國權力的延伸與投射。

和平方案的三個核心方向

當我們檢視這份28條原始方案,觸目驚心的不是字面內容,而是背後赤裸的權力邏輯:

大國設計框架,小國被迫承擔代價

至於原始方案的核心,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向:

一、烏克蘭以主權換和平

1. 割讓3州領土,喪失約20%國土;

2. 軍事規模被限制在 60 萬以下,重裝武器、飛彈、防空系統均須受國際監督;

3. 憲法必須明訂「永遠不得加入北約」,且禁止北約駐軍;

4. 外交政策須保持「不對俄構成威脅」的中立取向。

二、俄羅斯全面復位

1. 西方對俄羅斯的所有制裁分階段解除;

2. 俄方免除戰時行為責任,不追究、不賠償;

3. 能源出口恢復保障,重新取得歐洲市場;

4. 恢復國際地位,重新獲邀加入G8集團。

三、美國吃乾抹淨

1. 掌控烏克蘭重建藍圖,優先開拓能源、礦產、基建等標案;

2. 烏克蘭重建基金 2000 億美元(下同):

(1)俄羅斯被凍結資產(約3000 ~ 3300億)出資1000億元;

(2)歐洲分攤1000億元;

(3)重建利潤50%歸美國所有。

3. 俄其餘被解凍資金投入「美俄合作平台」,強化雙邊經濟利益;

4. 美俄簽訂《長期經濟合作協議》,範圍包括能源、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北極稀土與礦產開採,以及其他互利共贏的企業機會。

這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安排:美國以「一紙和平方案」,既收割烏克蘭,又重啟俄羅斯,自己卻幾乎不需付出任何成本。

美國的手法與盤算:值得台灣警醒

這份方案最驚人的地方,在美國以高高在上的「調停者」自居,同時將戰後版圖、資金流向、經濟合作,以及地緣利益,全部納入自己的掌控。

不付代價、賺取名望、坐享其成——這是川普式交易赤裸又真實的一面。

美國這麼做的後果,給全球一個清楚的訊號:

盟友不是被保護,而是被利用

看清了川普交易式外交手段,對可能成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我們,有哪些啟示?

四大啟示:台灣必須認清的國際現實

啟示一:強權才是王道

2022年2月俄羅斯突襲烏克蘭,如今戰爭拖了近四年,結論很殘酷:打了就是打了,佔了就是佔了,只要利害到位,誰也對你莫可奈何。

國際社會對侵略者的態度,不看是非,只看實力

啟示二:國際間只有利益,沒有道義

烏克蘭是美國盟友,但當和平需要付出代價,美國會毫不猶豫地逼迫烏克蘭吞下屈辱──因為那符合美國的利益。

利益是談判桌上唯一的籌碼當利益足夠,再親密的盟友也能被交易──這是所有小國都應認清並牢記的現實。

啟示三:行動比立場重要

俄羅斯以武力製造「既成事實」,佔領土地以後,美國和歐洲終究得接受這個現狀。

國際秩序的本質是:

只要實力足夠,世界最終會為強者的行動讓路

北京會從中讀到什麼訊號?

答案不言自明。

啟示四:小國永遠是被施壓的一方

當一強一弱對峙,國際仲裁的力道必然對準弱者:

要讓步的是烏克蘭;

被要求中立的是烏克蘭;

放棄國土的也是烏克蘭。

大、小國的衝突,小國的角色從來不是主導者,而是「被安排者」

台灣若身陷其中,命運可能例外?

結語:

這次和平方案的本質,絕非「俄羅斯贏、烏克蘭輸」這麼簡單,而是一次赤裸的示範:

強國掌盤,小國買單國際政治沒有公平,只有力量

台灣若不想落入烏克蘭的巢臼,關鍵不在依賴美國或任何大國的承諾,而是應一手提升自身硬實力,一手保持戰略彈性,單一押注唯一強權,終究會落入被交易的命運。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