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南華早報》報導,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在一場會議賞指出,若以美元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度在2021年達到美國GDP的77%,這是美國130年來首次遇上競爭對手的GDP突破美國GDP的三分之二,所以美國人自然會對中國崛起感到擔憂。
陳光炎上週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Asia Competitiveness Institute)2024年度研究會議上,分析中美博弈對本區域造成的衝擊時表示,過去20年,中國帶來的競爭已導致美國經濟發生結構性巨變,美國精英低估了社會中低層在這過程中所遭受的衝擊,這也是為什麼高喊「美國優先」的川普會在2016年勝出。
另一方面,美國高層精英、大企業和資本則從中國崛起中獲益,他們主導美國總統大選和話語權。
陳光炎說,中國出口便宜的手機、傢俱和電子產品到美國,這讓絕大部分美國人獲益,但是也導致美國底層60%製造業工人的實際工資在過去30年停滯不前或下降。
陳光炎也指出,中國在2008年後高估自己,以為「東升西降」,其實中美系統性競爭才剛剛開始,並將持續二、三十年。
陳光炎引述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的說法,美國的強項在於創新、創意、競爭力和吸納全球人才,不容低估。儘管一部分美國人正在對自己失去信心,但美國針對全球行業和專家的調查顯示,美國到目前為止仍被認為有更多突破性創新和資本。
至於中國的優勢,陳光炎說,中國有強大的政府,在科技戰中有長期且持續的規劃,這已經反映在電動車、太陽能和風能領域的成功案例上,而中國個體的力量或許不是最強的,但能聽從指揮並朝同個方向前進。
陳光炎表示,長遠來看,這是股強大的力量,但主要弱點是集體盲點,這已經體現在新冠政策中,如果他是白宮首席戰略師,他可能制定比拜登政府還更大規模的對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