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才想到增加博士獎助金!立委:中研院「只剩幼兒園可以留人才」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日邀請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圖/中央社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日邀請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圖/中央社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上任7年,去年9月才拍板增加博士獎助金,從每月32K漲至38K至48K(台幣,下同);但相較於世界主要國家科研機構,德國逾9萬元是台灣2倍,日本5萬元也高於台灣。立委憂心人才只流出不流入,中研院最能留下人才的因素,恐怕只是因為有附設幼兒園。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日邀請中研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立委柯志恩表示,中研院支薪博士生人數大幅下降,從2016年1096人降至去年983人,7年來少了113人。雖說人才有進有出,但是中研院應該比別人提出更優渥條件留下人才,然而中研院、國科會、教育部去年才「不約而同」提高博士生獎勵,其中中研院從去年9月起提高博士生獎助金,從每名博士生月均約3萬2000元,提高至3萬8000元(博一及博二生)及4萬8000萬元(博三至博五生)。廖俊智2016年就上任,為何過去7年沒做,去年才做?「應該不是因為選舉吧?」

廖俊智表示,中研院不參與選舉,增加博士獎助金則需要長時間分析,「學界有相當多意見,認為提高獎助金是否是吸引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另外也要看我們經費是否允許。」

柯志恩表示,她很懷疑中研院即使增加博士獎助金是否能夠留下人才?比較世界各國科研機構每月獎助金,德國逾9萬元;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逾7萬元;日本逾5萬元;中研院32K到48K,遠遠不如,根本無法人才互通,只能流出沒有流入。何況國外還有很好的研究團隊,對研究人員而言有團隊可能比經費更重要。

柯志恩表示,業界薪水也比中研院高多了,不要說台積電碩士工程師200萬年薪,去年半導體上游IC設計均薪74K、中游IC製造61K、下游封測51K。相較之下,中研院一直說要提升基礎研究經費,但2017到2024年都只占6成多。

廖俊智回應,為何去年才加薪,是因為去年全球掀起博士生加薪熱潮;柯志恩反問:「那中研院是跟著全球嗎?不能自己先做嗎?」廖俊智表示也需要考慮全世界壓力。

柯志恩表示,目前壓力還是沒有減緩,台灣現在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究經費比例僅7.45%,在主要國家中只贏過中國大陸的6.5%(2021年),這對研究人才是非常大壓力。

廖俊智回應表示,中研院基礎研究經費不只占6成,若包括維運費、人事費,有9成多都是在做基礎研究。

柯志恩表示,台灣現在基礎研究經費多來自政府或是大學,很遺憾看到企業投入不到1成,這是最大危機。她表示,如果連中研院都沒有辦法吸引人才,其他部門也不會做,會讓台灣基礎研究人才外流,根本敵不過國外高薪吸引力,再加上中研院退休制度也讓人不願留下來。她反問廖俊智否知道中研院最能留下人才的因素:「很多人認為他們留下來是因為是因為中研院有幼兒園!我們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