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商機 韓媒示警:應放下對中國偏見

韓國經濟要壯大,就不該對中國有偏見。圖/取自新華社
韓國經濟要壯大,就不該對中國有偏見。圖/取自新華社

在經濟發展上,大陸一直承受者幾乎全世界的嘲弄,什麼「崩潰」啊「見頂」啊……讓很多企業不取投資中國,錯失了商機,這不是好事。《韓國經濟新聞》網站於3月30日發表題為「下決心與中國分手?現在是放下偏見、尋找中國機遇的時刻」的文章,直陳只有放下偏見,才能見到商機。

文章提到,大陸經濟有望繼續復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中之重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中國國家主席習進平2023年9月提出的經濟術語)。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

大陸計劃通過創建以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推動供應鏈優化和產業升級。還著力發展屬於戰略產業和未來產業的人工智慧、航空航天、電池等前沿技術。

中共政府正通過大力推動科技進步推進產業轉型。

當然,大陸引入新技術也面臨一些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受到美國和西方阻撓的緣故(大家都心知肚明)。

雖然一些外國企業因之前疫情等原因,對華投資動力下降,甚至有部分企業決定從大陸撤資,但是,想與大陸在經濟上說分手其實並不容易,原因之一是大陸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建立全球供應鏈需要數十年時間,從原材料、輔料到製成品的各個工業環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在產業鏈方面具備均勻性和規模化。

目前,韓國政府、部分企業界人士和經濟專家從意識形態上考慮,主張在經濟上「放棄中國」。然而,即使是與韓國處境類似的(美國盟友)歐洲,為了自身利益也並非事事配合美國的戰略。

英國滙豐集團(HSBC Group)預計,未來80%以上的海外企業將加大對華投資。預計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中國GDP的比重將超過50%。中國正經歷經濟結構轉型,這也是各國企業難以與中國分道揚鑣的原因。

看見別人的例子,《韓國經濟新聞》的文章呼籲韓國不應該帶著偏見看待中國。中國是韓國最大的經濟夥伴,突然退出與中國相關的經濟活動或夥伴關係很可能讓韓國面臨嚴重的經濟風險,韓國的供應鏈將面臨中斷。

目前,韓國處於產業快速轉型期,需要一種在變化中尋找中國機遇的態度。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