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券商精英收入大減 連「打工皇帝」遭砍薪

中國券商打工族一向是屬於高收入的族群。圖/取自新華社
中國券商打工族一向是屬於高收入的族群。圖/取自新華社

隨著大陸經濟的疲軟,曾幾何時,就連被稱為「打工皇帝」的券商員工也面臨大幅降薪。

據大陸《證券時報》統計22家上市券商年報,發現其中60%的從業人員2023年人均薪酬都有所下滑,只是降幅相比2022年重挫20%至40%略有縮窄。

雖然券商薪資縮水是中國官方「脫虛向實」和「共同富裕」政策下的結果,但長遠來看,恐怕更不利於經濟發展。

作為在大陸市場占有領先地位的投行,中金公司3月末發布的年報顯示,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收近23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逾6,243億,在整個行業中堪稱表現亮眼。

然而,《證券時報》4月1日報導,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從2021年的人民幣116萬元(約合台幣520萬元)降至2023年人民幣70萬元(約合台幣313.7萬元),兩年內「縮水」39.84%,降薪幅度為行業內最大。

中金不是唯一一家薪資縮水的券商,報導統計截至3月末已經揭露訊息的22家券商年報,發現除了中金公司之外,中原證券、國泰君安的員工,薪資也都縮水超過一成。

當然也有表現相對較好的(縮水幅度較小),中信證券,人均薪酬從2021年的95萬元(約合台幣425.7萬元)降至2023年79萬元(約合台幣354萬元)。

打工皇帝薪水縮水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有超過八成券商最頂尖的「董監高」(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年度薪酬總額減少,20家上市券商中有127名高管當期報酬不足人民幣200萬元(約合台幣896.2萬元),降薪幅度約20%-50%。

另據香港交易所披露的年報顯示,在證券公司薪酬達千萬以上的「打工皇帝」群體規模也在縮水,例如頭部券商中信證券2022年有兩名員工薪酬逾人民幣1,600萬元(約合台幣7170萬元),但2023年人數歸零,而華泰證券2022年有5名員工薪酬逾人民幣1,500萬元(約合台幣6271.5萬元),來年僅剩一人。

據《證券時報》分析證券公司傳統業務受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變化影響,出現業績下滑,「降本增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已成主旋律;另一方面,監管層也持續完善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包含高管與員工薪酬的比例不能差距太大,重視一線從業人員報酬的公平性等。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認為,券商業的降薪有兩大政治因素,也就是習近平近年來高舉的經濟改革政策「脫虛向實」和「共同富裕」。

首先,政府不重視資深的高級金融人才,反而希望將金融從業人員疏導至工業製造業,因此在金融業降薪後,未來實體產業可望見到加薪趨勢。

王國臣說,中國政府未能在經濟疲軟時把餅做大,再加上國內先後傳出理財公司違約爆雷,既然無法幫民眾要回虧掉的資金,至少砍低有錢人的收入,通過「懲罰性」舉措來消減報復心態,具有社會彌補作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