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日澳在南海聯合軍演 演練科目包括反潛戰

2024年4月4日,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DDG 114)在菲律賓海舉行實彈演習。圖/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2024年4月4日,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DDG 114)在菲律賓海舉行實彈演習。圖/取自美國海軍官網

據《環球時報》報導,美國、日本、澳洲和菲律賓7日在南海舉行首次聯合海上演習,包括反潛戰訓練,以展示武力,菲方已表達每年與美、澳、日舉行幾次聯合演習的想法。

同時,中國解放軍「南部戰區」發布消息表示,南部戰區南海海域組織聯合海空戰巡。

據報導,四國國防部長在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宣稱,將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開展「海上合作活動」,以展示就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加強合作的「集體承諾」。

聲明中並未點名中國,但菲律賓《星報》(The Philippine STAR)稱,此次演習正值四國加強關係,抗衡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強勢」之際。

演習地點在爭議海域,而且美國總統拜登即將與菲、日領導人首次舉行三邊峰會。

此次演習的規模並不大,有5艘軍艦參加演習,包括兩艘菲律賓軍艦、「德爾畢拉爾」號巡邏艦和「艾卡拉茲」號巡邏艦、美國「莫比爾」號瀕海戰鬥艦、日本「曙」號驅逐艦以及澳洲「瓦拉蒙加」號護衛艦。澳洲還將派一架軍機參演。

「德爾畢拉爾」號和「艾卡拉茲」號原是美國海岸警衛裝備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美國從2011年起向菲律賓贈送了多艘該型戰艦。該艦滿載排水量3250噸,配備了76毫米主炮、機槍以及直升機,相當於一艘火炮護衛艦。

大陸海軍專家王雲飛此前向澎湃新聞介紹說,在菲律賓獲得向韓國購買的兩艘現代化護衛艦「何塞•黎剎」級之前,美國贈送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是菲律賓海軍戰力最強的戰艦,至今也是菲海軍排水量最大主力戰艦。

「莫比爾」號屬於美國海軍「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於2021年服役,配備了57毫米艦炮、RIM-116飛彈和直升機等裝備。

在艦載武器方面,無論是菲律賓出動的巡邏艦還是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都無法與參演的日本「曙」號驅逐艦和澳洲的「瓦拉蒙加」號護衛艦相提並論,「曙」號驅逐艦配備垂直發射系統、反艦飛彈、魚雷和直升機以及相控陣列雷達,是一型以反潛為重點的多用途驅逐艦,「瓦拉蒙加」號護衛艦同樣配備垂直發射系統、反艦飛彈以及多種類型火炮,可執行防空、反艦和反潛等任務。

演習的地點在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北近海的南海海域舉行演習。消息人士表示,這是四國首次正式全面演習,將展開反潛戰、艦船通訊、編隊航行訓練。

大陸軍事專家張學峰分析認為,從參演兵力和科目來看,聯合演習象徵意義大於實際的軍事意義,菲律賓希望拉攏更多的域外大國為自己在南海的一些舉動撐腰,而重視拼湊「小圈子」。

據美聯社報導,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表示,此次軍演將是菲律賓建立「個體和集體自衛能力」的系列活動中的第一次。

就在四國舉行聯合演習前三天,菲律賓多艘船隻在中國南沙群島鱟藤礁鄰近海域活動,活動期間,美軍派出P-8A反潛巡邏機在附近空域飛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